第16课抗日战争【课标要求】: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重点】:全民族团结抗战;【难点】:理性反思战争一、野蛮的侵华1.日本侵华的原因材料一:所谓“大陆政策”,是指做为岛国的日本向中国和朝鲜等大陆国家进行武力扩张,梦想称霸亚洲,征服全世界的侵略总方针。具体侵略步骤如下图示:1、爆发原因:日本为什么会走上侵略的道路,并把侵略的矛头对准中国?日本根本原因:经济危机冲击,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和摆脱困境的对策历史原因:“大陆政策”(蓄谋已久)现实原因: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侵略野心膨胀中国中国近、弱、肥国共内战以可乘之际: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国际英法美的绥靖之风盛行日本局部侵华,民族危机加深(课文及历史纵横)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割占台湾、澎湖列岛等1900—1901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一战期间:“二十一条”,日本对德宣战,趁机夺取山东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局部抗战爆发)1932年: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1932年:建立伪满洲国(东北沦陷)1935年: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加深)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全面抗战爆发)……2、日本侵华大事记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背景:A,华北事变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B.全国性的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C.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D,国民党政策的调整变化。E,共产国际等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背景:(2)经过①1935年8月1日,中共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②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③1936年5月,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9月制定“逼蒋抗日”方针,同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停止了敌对行动。④1936年12月,促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实现。⑤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随后蒋介石发表讲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由此,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3)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促进了全民族抗战的新局面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上海失守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日占太原1937年12月——1938年5月,徐州失守1938年6——11月,武汉失守意义: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平型关大捷——首次胜利台儿庄战役——最大胜利抗战路线:片面抗战路线(1)内容:只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2)原因: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决定积极:①积极抗战,广大官兵表现出英勇顽强的精神,正面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②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使抗战成为持久战③为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局限:由于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加之敌强我弱,丢失了大片领土。结合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情况,思考如何评价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正面抗战。抗战爆发时中日力量对比中国日本工业总产值13.6亿美元60亿美元生铁产量95.5吨239.7吨钢产量55.6吨635吨石油0.02亿美元39.3亿美元军费4.09亿美元9.2亿美元年产飞机0架600架年产坦克0辆200辆——军事科学院著《中国抗日战争史》——[日]石岛纪之《中国抗日战争史》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毛泽东《论持久战》必要性:1、敌强我弱2、有效地积聚、发展人民群众的抗日力量1、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2、广大农村是自然经济,生存能力强3、有利的地形,人民的支持可能性: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灭绝人寰惨无人道三、日军的滔天罪行日军在南京集体屠杀中国人民的现场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83年前,300000南京人民被侵华日军集体大屠杀!!!南京大屠杀凝视300000,——“3”后面是一个个“O”(零)吗?不------分明是一颗颗屈死的头颅,正面对屠刀,怒目相看!凝视300000,——“3”后面是一个个“0”(圈)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