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评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愉快学习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去年我校在教育质量提升年实行的一种全新的高效课堂模式探索,其核心在于立足学情进行有效的任务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课前进行扎实的学情分析以及课中安排精细精巧的任务设计,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变课堂为学堂。王青老师执教的《唯一的听众》一课,便是我们高年级语文组近一年来“愉快学习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实践的一个很好的课堂展示,也是我们高年级语文组导、学、教、练、拓五步式教学模式的深入推进。在教学中王老师以学定教,为学设教,充分渗透了“愉快学习有效课堂”学习设计理念。整堂课,王老师优美的语言、亲切的教态、动情的朗读、周密的构思,让我深受感动。接下来我就通过五步式教学模式评一评王老师的这节课。我认为这节课的亮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导:娓娓道来,渲染情感。《唯一的听众》是通过一位音乐老教授装聋对青年小提琴手进行鼓励、帮助,从而使青年人获得成功来歌颂人间真情的。教学伊始,王老师要求学生回忆“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说这位老人是她唯一的听众呢?”为文章的切入点,语言柔和、充满感情,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与学生一起入情入境,以情生情,以情促知,从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二、学:深入咀嚼,丰满形象。王老师统管全局,围绕重点内容,巧设了两个“任务单”,一是让学生找出老人所说的话,体会老人为什么这样说。二是画出描写老人神态的语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明确地告诉了学生学习的任务,而且把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及其它知识点转化为问题,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学生在研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切磋中激发出创新的灵感,在交流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咀嚼中使老妇人的形象更加丰满。三、教:重视朗读,品词悟句。王老师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抓住老妇人的语言进行深入品读,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习老妇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这些话,引导学生抓住老妇人讲话的内容,再联系课文内容揣摩老妇人为什么讲这些话,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体会:“我”听了老人的话以后又有何心理变化及行为变化,从而感悟老妇人使用与众不同的方式来帮助“我”、鼓励“我’,使”我”重树自信心,进而突破教学重难点。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渐渐明白在老人热情的鼓励下,“我”的琴技在不断地提高,这正是老人所希望的,她发自内心地为“我”的进步而高兴。在“我”的眼里,老人也不再是一个聋子,她是在用心感受琴声,“我”和她是用音乐在相互交流。“我”对老人的感激之情溢于1言表。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王老师抓住“眼神像深深的潭水”这个比喻句是本课堂的一大特色。让学生知道深情的眼神包含着期望、关爱、鼓励、称赞、喜悦、提醒以及更高的要求。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反复感悟,这种立体多维式的教学,一步步将课堂推向高潮。语文课也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王老师精心设计了微课指导:如何把人物写得形象鲜明。这种写作教学的延伸不仅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把师生们从语言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放出来,升华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学习写作的能力。四、练:巧妙设计,以读促写。王老师在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通过文字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又学习作者的写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小练笔的设计无疑是做到了水到渠成,促使感知转化为深刻的感悟。五、拓:情感熏陶,余音袅袅。王老师设计了两道拓展延伸题,一是读一读葵良的《人生一课》。二是以感恩为话题,借鉴课文的写法,写一位像老妇人一样的人。用综合性的语文练习促进学生的阅读,以训练促人文,以人文促积淀,丰富学生的素养,提高学生的感受、理解、积累运用的能力,以此获得扎扎实实的发展。总之,这是一节既生动又深情的课,王老师富有激情的教学语言,扎实有序的语言训练,为学生打开了一个美的窗口,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希望她的课,能拥有越来越多的听众!《愉快学习有效课堂》是我校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