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16分,每小题目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分外(fèn)襁褓(qiáng)喑哑(yīn)静谧(mì)B.颤栗(zhàn)栖息(qī)瓦楞(lèng)脚踝(huái)C.劲敌(jìng)粗犷(guǎng)撩逗(liáo)阔绰(chuò)D.褴褛(lǚ)窘迫(jǒng)崩殂(cú)饷田(xiǎ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禁锢骄阳消逝润如油膏闪闪烁烁B.阴晦赔尝恣睢根深蒂固鞠躬尽瘁C.稠密愕然妒忌司空见贯斩钉截铁D.隔膜鄙夷祈祷断章取义专心至志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将军身披坚执锐(铁甲)乃丹书帛曰(丹砂)B.天子之怒,伏尸百万(用于主谓之间,无实意)长跪而谢之(道歉)C.也拟泛轻舟(打算)五十弦翻塞外声(奏)D.右手秉遗穗(拿着)虫声新透绿窗纱(初)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B.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关注和培养的重要工作。C.劝阻青少年戒烟,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D.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5.下列关联词语所属关系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是……,就是……B.是……,还是……与其……,不如……只要……,就……C.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只不过却D.不但……,而且……尚且……,何况……既然倘若6.下面一段话的语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②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③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④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⑤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⑥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A.③④⑥②⑤①B.②①③④⑥⑤C.①③②④⑥⑤D.①③④⑥②⑤7.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A.足蒸署土气,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B.一任群芳妒,无意苦争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C.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常飞絮轻(晏殊《破阵子》)D.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济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叶赛宁在俄罗斯被誉为“天才的乡村歌手”。B.《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C.宋代词派主要有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和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情绪和感情是诗的基础,从诗的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木兰诗》是叙事诗。D.《水浒传》表现的主题是“官逼民反”,语言上用的是古文言文;《傅雷家书》在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知识就是力量”是英国思想家培根的名言。二、(8分,每小题2分)阅读《我的叔叔于勒》中节选的文字,完成9-12题(1)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A)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行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2)(对于吃牡蛎)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多吃,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3)母亲站起来去找她的两个女儿。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4)船长本已不耐烦我父亲那番谈话,就冷冷地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