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一、学习目标:1.熟记两汉时水利的兴修,农具的改进,农作物的种植,丝织技术的提高和冶炼技术的进步及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繁荣的各种表现。2.通过思考和总结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黄河的治理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二、教学重难点:1.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2.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三、学习与交流:1.汉武帝下令治理______,亲临治河工地。汉明帝令水利专家_____治理黄河。2.西汉的耕犁,已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_______,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3.西汉的新型播种工具______,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牛耕普遍使用____________的耕作方法。4.______已在北方普遍种植,南方多种_______。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村,户户房前屋后种植_____。5.汉代的丝织业,已经使用________,丝织品花纹精美。6.东汉的南阳太守______,发明了_____,利用_____鼓风冶铁,节约_____,提高冶铁质量,比欧洲早一千多年。7.汉代的______数量大为增加,_________已逐步取代青铜兵器。8.汉武帝时,将地方的_______和___________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_,抑制了______________,大大增加了__________________,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9.西汉的都城______和东汉的都城____,规模宏大。长安城内街道宽阔笔直,还有较为完备的______,________。10.城里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____”。四、典型题例:(2)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五、达标检测选择题1.汉武帝和汉明帝的相同历史功绩是()1A.反击匈奴B.治理黄河C.提倡节俭D.弘扬佛法2.下面几项重大发明,属于东汉时的是()A.温室栽培蔬菜B.发明耧车C.发明水排D.在耕犁上安装犁壁3.(2007年,湖南模拟)西汉发明的新型播种工具是()A.简车B.翻车C.耧车D.水排4.新型生产工具的发明,促进了两汉经济的发展。水排的发明主要用于()A.农业B.冶铁业C.冶钢业D.丝织业5.我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钢材的国家,其时间大概是()A.春秋战国B.秦朝C.汉朝D.三国时期6.汉武帝时期,人们使用得最多的钱币是()A.圆形方孔钱B.刀形币C.五诛钱D.银元7.下列促进大一统局面的措施属于经济方面的是()A.统一铸币,盐铁官营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兴办太学D.颁布“推恩令”,重视人才8.在西汉的都城长安城内,有被叫做“市”的地方,这是专门的()A.文化区B.生活区C.商业区D.行政区(2)水排有什么优点和用途?(3)它的发明与欧洲相比有何地位?六、课后反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