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文汇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9周周末作业一、第四单元字词考查,给划线字注音。根深蒂()固孜孜()不倦汲()取傅()彩诘()难滞()碍吹毛求疵()狡黠()咬文嚼()字豁()然贯通诓()骗二、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或成语。1.根深蒂(dì)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2.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3.孜孜(zī)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比喻有恒心,有毅力。4.锲qiè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5.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6.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过问其事。7.不知所措(cuò):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8.文采藻(zǎo)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9.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10.味同嚼蜡jiáolà: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11.吹毛求疵cī: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课文指细致到繁琐、挑剔的地步。12.不求甚解:指学习不认真,不求得到深刻理解。13.咬文嚼jiáo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因小失大:为了小利,造成巨大损失。14.豁huò然贯通:一下子搞通了。开卷有益:读书就有好处。15.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16.为民请命:为老百姓向上请求减轻负担或解除困苦,保全性命。17.前仆pū后继: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着上来。形容战士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壮烈行。三、理解性默写。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一致。2.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3.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4.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5.《破阵子》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描绘春天的景色的是:6.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7.《浣溪沙》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和细节描写,表现细雨途中行路的辛苦的句子是: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8.《醉花阴》抒发了离别的极度悲苦的诗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9.《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中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境相似的句子是: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四、文言文阅读考查。《出师表》(原文略)(一)整体把握。本文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三条建议:、、。(二)解词。崩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盖追先帝殊遇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陟罚臧否:开张圣听:引喻失义: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理: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悉以咨之:性行淑均:淑:均:痛恨于桓灵也:躬耕:猥自枉屈:卑鄙:由是感激:尔来二十有一年: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深入不毛:庶竭驽钝:托臣以以讨贼兴复之效:以彰其咎:咨诹善道:遂许先帝以驱驰:斟酌损益:损:;益:;允之慢:(三)句子翻译。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25.此皆良实,志虑忠纯:6.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7.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8.此悉贞良死节之臣。9.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10.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11.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2.斟酌损益。(4)问答:诸葛亮为了报答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怀着“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忠诚,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具有怎样的影响?五、议论文阅读考查。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李浩燃①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无地自容”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②“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③相对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灯下。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踩踏黄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