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八年级生物(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60分)1.涡虫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A.由肛门排出B.由口排出C.由胞肛排出D.由细胞膜排出2.海葵、珊瑚虫的共同特点是()A.都用鳃呼吸B.都是软体动物C.营养方式为自养D.有口无肛门3.下列关于扁形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背腹扁平B.有口无肛门C.体表有外骨骼D.身体呈两侧对称4.下列水生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海蜇B.珊瑚虫C.扇贝D.虾类5.下列哪项不是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A.身体细长,呈圆柱形B.有口有肛门C.体表有角质层D.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6.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需用滴管不断地往蚯蚓身上滴水,这是为了()A.减小运动时的摩擦,以便于观察B.不断地给蚯蚓刺激,促使其运动以便于观察C.便于刚毛在运动中发挥作用D.使体表保持湿润,进行呼吸7.我们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最方便的是根据()A.环带的位置B.体节的形状C.刚毛的长短D.口和肛门的区别8.关于外骨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在身体外面B.随昆虫的生长而生长C.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D.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9.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的相似之处是()A.身体分部B.体表外有外骨骼C.靠体壁进行气体交换D.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10.鲍鱼是营养丰富的海鲜,它的贝壳可以做中药。你推测它应该属于()A.甲壳动物B.鱼类C.软体动物D.腔肠动物11.河蚌的运动器官是()A.鳃B.贝壳C.足D.外套膜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节肢动物所共有的特点是()A.体表有外骨骼B.足和触角均分节C.都有三对足两对翅D.身体分部,由很多体节构成13.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分布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其主要原因是()班级:学号:姓名:A.体表有外骨骼B.身体分部C.具有翅D.适于陆地生活14.下列哪一个是真正的鱼()A.鲸鱼B.甲鱼C.鲫鱼D.章鱼15.小强观察到鱼缸内的小金鱼的口和鳃盖不停地交替张合,鱼的这种行为主要是为了()A.取食B.呼吸C.喝水D.平衡身体16.你捉过鱼吗?下河摸鱼时,很难把鱼攥到手里,即使捉到手里又往往让它挣脱,这是由于其体表有黏液,非常黏滑。鱼体表黏液的主要作用是()A.减少运动时水的阻力B.预防人类捕捉C.保持体表湿润D.辅助呼吸17.为了适应陆地干燥气候,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下列不属于该类结构的是()A.蚯蚓的刚毛B.蛇的鳞片C.蝗虫的外骨骼D.蜥蜴的细鳞18.青蛙是庄稼的卫士,它是一种两栖动物,它的幼体蝌蚪生活在()A.水中B.陆地上C.空中D.水陆两栖19.鳄鱼的呼吸特点是()A.用鳃呼吸B.完全用肺呼吸C.用体表呼吸D.用肺呼吸,还需皮肤辅助呼吸20.能正确表示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①蚯蚓—体壁②鲫鱼—鳃③家鸽—肺和气囊④青蛙—鳃和皮肤⑤家兔—肺A.①③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②③⑤21.家鸽骨骼的特征是()A.厚而坚固B.薄而轻,长骨中空C.厚而轻D.长骨较厚,骨髓发达22.下列哪项不是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A.体表覆羽B.骨骼薄而轻C.体温高而稳定D.前肢变成翼23.鸟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是()A.心脏有四个腔B.体温恒定C.卵生D.气囊辅助肺呼吸24.大马哈鱼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它能准确地感知水流和避开暗礁,这与结构密切相关()A.眼睛B.鼻孔C.鳃D.侧线25.蝗虫适于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①用气管呼吸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④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26.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A.贝壳B.外套膜C.珍珠层D.斧足2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三种动物间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三者参与的食物链为蝉→螳螂→黄雀B.在生长过程中,蝉有蜕皮现象,而螳螂没有C.蝉和螳螂的身体都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D.黄雀体内的气囊能进行气体交换28.鱼在游泳时靠________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A.胸鳍B.腹鳍C.背鳍D.躯干部29.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哪种描述是错误的()A.鸟类的身体大都呈流线型,有与肺相通的气囊B.哺乳动物都是体表被毛,胎生C.鱼属于脊椎动物,体温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D.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30.蛙的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