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的曙光一、教材分析内容标准: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2、了解佛教的产生与传播。本课内容分三目,分别说明了三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神奇的金字塔”一目讲述北非尼罗河流域古埃及的统一和举世闻名的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一目讲述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和《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实质;“种姓的国度”主要讲述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的产生、传播。本课内容是帮助学生了解古代世界的重要一课,为学生参与学习提供了广阔空间。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同时他们对古代历史比较感兴趣,尤其金字塔的那份神秘,但他们只了解一小部分,而且较模糊。我为学生准备了许多材料,为他们探索并揭开古代的神秘面纱做了充分的准备,使他们由模糊变得清晰。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古代埃及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了解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2、过程与方法:①阅读课文,检索有效信息,说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贵族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②利用课件和地球仪找出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的地理位置,了解这些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它们与亚非文明的内在联系,培养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③积极收集有关金字塔、佛教的图片、资料,通过交流、互相学习,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增强团队意识和每位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意识。④对学生活动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让学困生积极动起来,实现课程标准要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感受人类文明的伟大,认识统治阶级对奴隶的残酷奴役和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体会高超的建筑技术以及奴隶们非凡的智慧和才能。通过分析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印度种姓制度,使学生认识其体现的阶级本质。通过了解佛教的产生及教义,体会古代印度的哲学思想反映的社会现实。体验远古文明蕴含着的人文精神对今天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亚非文明的突出成就。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种姓制度。难点佛教的兴起1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由四大文明古国导入二、新课:出示学习目标:1、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2、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3、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自学提纲(6分钟)1、人类最早的文明曙光都出现在___、___的大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诞生于___流域,古巴比伦文明产生于___河、____河,古印度文明诞生在_____。2、古代埃及文明最著名的历史遗产是__,古巴比伦王国的_________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3、___、___、___和___构成了古代印度的__制度。4、公元前6世纪,在____出现了佛教,其创始人__原是释迦部落的一位王子,佛教后来成为_____的宗教,主要分布于____地区,在____时传入中国。检测自学效果后讲解1、神奇的金字塔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利用一句赞美尼罗河的诗,引出尼罗河对埃及人民的贡献,从而说明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使学生认识到尼罗河是人类早期文明的摇篮之一。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古埃及的统一情况。(体现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让学生列举埃及的文明成果,并展示自己对金字塔的了解,金字塔:它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用来储存法老尸体的坟墓,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胡夫金字塔。利用图片加深学生对金字塔的认知,并组织学生讨论“金字塔的修建说明了什么?”2、《汉谟拉比法典》让学生观察地图说出古巴比伦的位置,认识到两河流域是人类早期文明的摇篮引出古巴比伦的文明代表——《汉谟拉比法典》,然后让学生看书,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具体内容,并总结出历史地位,内容构成等。由古柱引出“君权神授”思想。第四步:摘录一些法典内容,组织学生读、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