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庄镇中心初中七年级2015---2016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1.“一只雄黑猩猩飞快下了树,并且不慌不忙地向我走来,当走到离我还有三步远时,它站住了,毛发耸立起来,样子凶暴可怕……”这是珍妮·古道尔对黑猩猩的一段记录。珍妮·古道尔运用了哪种研究方法?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测量法2.美国宾州匹兹堡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取自人类皮肤细胞得出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制作出了心肌细胞,向制造整个心脏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主要体现了干细胞的哪项生理过程?A.细胞分裂B.细胞生长C.细胞分化D.细胞成熟3..图2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草履虫图像,则草履虫在临时装片上的状态是4.图示可以简洁、直观的表示生物的生理过程,图11示一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叶片,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不同生理活动有关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B.若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有机物、水C.若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②指的是水蒸气D.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5.学习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后,有位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A.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B.墙藓的茎、叶内有较为发达的输导组织,只能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C.肾蕨有假根、茎、叶的分化,适应陆地生活能力较强D.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应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6.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清晰、柔和,调换至高倍物镜下观察时,除要调节细准焦螺旋外,还需调节反光镜(或亮度调节钮)和光圈。正确操作分别是A.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缩小B.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放大C.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放大D.用凹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缩小7.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物质转化过程,若甲代表有机物和氧气,则Ⅰ、Ⅱ、乙分别代表A.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和水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和水C.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有机物和氧气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和氧气8.炒蔬菜时常会产生一些水而形成“菜汤”,水分主要来自细胞的A.细胞壁B.细胞质C.液泡D.细胞核9.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可爱的宝宝,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神奇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④表示细胞分化B大脑皮层主要由图中的神经组织构成C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结缔组织D细胞分化可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10.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B.调节反光镜——调节物像的大小C.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D.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11.在大蒜收获的季节,有些家庭爱腌制一种食品—“糖醋蒜”,吃起来酸甜爽日。下列有关“糖醋蒜”腌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糖和醋没有进人大蒜细胞内B.大蒜细胞能控制糖醋物质的进出C.大蒜细胞已死,细胞膜失去控制糖醋物质进出的能力D.糖和醋都是细胞需要的物质,所以都能通过细胞膜进人细胞内12.(2014•菏泽)乌贼遇到敌害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墨汁,这一现象说明()A.生物对刺激能做出反应B.动物能够运动C.动物遇到危险能释放墨汁D.乌贼对刺激的反应最敏感13.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2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14.下列有关蕨和大豆两种植物共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细胞构成B.能进行光合作用C.有根、茎和叶的分化D.能利用种子繁殖15.大面积植树造林不仅美化环境,还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这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A.降低空气的温度B.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增加空气中氧的含量D.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16.北极熊的毛色是白的,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扎得很深,这些现象所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依赖环境17.下列关于海带、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