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4)主页主页学习方式说明按顺序学习,可利用鼠标控制进程。从右侧或上方导航栏中选择内容,进行学习。电子教案可查看配套教案,课后练习可查看配套练习(含答案)。目标呈现目标呈现知识技能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数学思考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对之进行描述。解决问题通过解决匀变速问题,学会将实际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发展实践应用意识.情感态度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有关匀变速问题的应用题难点发现匀变速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关键理解匀变速运动中有关物理量的关系,根据匀变速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复习引入复习引入1.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的关系是什么?2.某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它行驶的路程s(m)和时间t(s)之间的关系为:s=10t+3t2,那么行驶200m需要多长时间?探索新知探索新知问题问题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路面有情况,紧急刹车后汽车又滑行25m后停车.(1)从刹车到停车用了多少时间?(2)从刹车到停车平均每秒车速减少多少?(3)刹车后汽车滑行到15m时约用了多少时间(精确到0.1s)?探索新知探索新知解答解答(1)从刹车到停车所用的路程是25m;从刹车到停车的平均车速是2002=10(m/s)那么从刹车到停车所用的时间是2510=2.5(s)(2)从刹车到停车车速的减少值是20-0=20从刹车到停车每秒平均车速减少值是202.5=8(m/s)(3)设刹车后汽车滑行到15m时约用了xs,这时车速为(20-8x)m/s则这段路程内的平均车速为20(208)2x=(20-4x)m/s所以x(20-4x)=15整理得:4x2-20x+15=0解方程:得x=5102x1≈4.08(不合题意,舍去),x2≈0.9(s)答:刹车后汽车行驶到15m时约用0.9s.探索新知探索新知思考思考刹车后汽车行驶20m时用多少时间?(精确到0.1秒)反馈练习反馈练习一个小球以10m/s的速度在平坦地面上开始滚动,并且均匀减速,滚动20m后小球停下来.(1)小球滚动了多少时间?(2)平均每秒小球的运动速度减少多少?(3)小球滚动到5m时约用了多少时间(精确到0.1s)?拓展提高拓展提高例:如图,某海军基地位于A处,在其正南方向200海里处有一重要目标B,在B的正东方向200海里处有一重要目标C,小岛D位于AC的中点,岛上有一补给码头:小岛F位于BC上且恰好处于小岛D的正南方向,一艘军舰从A出发,经B到C匀速巡航,一般补给船同时从D出发,沿南偏西方向匀速直线航行,欲将一批物品送达军舰.(1)小岛D和小岛F相距多少海里?(2)已知军舰的速度是补给船的2倍,军舰在由B到C的途中与补给船相遇于E处,那么相遇时补给船航行了多少海里?(结果精确到0.1海里)_B_A_C_E_D_F拓展提高拓展提高分析分析(1)因为依题意可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FC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可求,CD就可求,因此由勾股定理便可求DF的长.(2)要求补给船航行的距离就是求DE的长度,DF已求,因此,只要在Rt△DEF中,由勾股定理即可求._B_A_C_E_D_F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新的收获和体会?小结小结小结作业小结作业本节课应掌握:利用匀变速运动各物理量的关系建立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恰当方法解它.作业作业教材P54,习题22.3第11题,P58,复习题22第9题小结作业小结作业双基演练双基演练1.某种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步价7元(即行驶距离不超过3km都需付7元车费);超过3km以后,每增加1km,加收2.4元(不足1km按1km计),某人乘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共支付车费19元,则此人从甲地到乙地经过的路程().A.正好8kmB.最多8kmC.至少8kmD.正好7km2.一辆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它行驶的路程s(m)与时间t(s)之间的函数关系是:s=10t+3t2,那么行驶200m需要多长时间?3.一名跳水运动员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