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统计学的性质及分类一、统计学的性质统计学的概念:以搜集、整理、分析或推断数据,并以此为依据对所研究对象做出判断或决策的方法科学论。二、统计学的分类理论统计学研究如何对客观现象的数量进行计量、观测、概括和表述,是统计学的基础和统计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内容包括统计指标及其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图表、集中趋势测度、离散程度测试、统计指数和时间序列常规分析等理论方法。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它以概率论为理论依据,利用部分数据对总体数据的某些性质或数量特征进推断和检验。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的关系:理论统计学所提出的科学的数量方法为应用统计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条件,而应用统计学的发展又可进一步改进、完善和发展理论统计学所提出的数量方法。统计学的性质社会经济现象和自然现象总体现象的数量表现及其规律研究数量方面的方法科学论社会经济统计学天文统计学通过对个体数量特征的认识过渡到对总体数量特征与规律性的认识对于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认识间的关系及其变动规律都用到一定的方法统计学的分类理论与实践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统计方法描述统计学(现代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学(现代统计学的核心)第二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一、总体和个体总体:构成统计活动研究对象的全部事物的整体为总体(有限总体、无限总体)个体:总体中每个个体事物。总体容量:总体中全部个体事物的数量称为总体的容量。统计总体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来确定。二、样本样本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并作为其代表的那一部分个全所组成的子集。样本的特点:每个个体必须取自于总体的内部,从一个总体可以抽取许多个不同的样本,样本是总体的代表,样本的随机性。三、变量变量:客观现象的特征取值或类别在一个以上者均为变量四、指标及其测度变量的分类取值是否可用数字表示属性变量数字变量取值是否连续离散变量连续变量按变动是否有确定性确定性变量随机变量因果关系所处的位置因变量自变量研究对象范围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取值是否有客观性实在变量虚拟变量用来测度研究对象某种特征数量的概念称为统计指标,简称指标。第三节统计指标体系及其设计一、统计指标体系的概念反映总体及其所含个体的各个方面特征数量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统计指标所形成的体系,称为统计指标体系。二、统计指标体系中指标的分类三、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的内容:1、设置框架指标测试的计量尺度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对个体进行类别分类如:人分男、女排序或等分如:一级品、二级品差距如:山峰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定比尺度绝对数量有比例关系。如:空调的产量统计指标体系中指标的分类绝对数指标相对数指标弹性相对指标绝对数量的统计指标又称总量指标两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相除而得的比率又称比率指标增长率之比按反映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流量)和时点指标(存量)按计量单位可分为: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值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弹性指标、强度相度指标弹性系数2、确定内涵和外延3、确定计量单位4、确定计算方法四、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目的性、科学性、可行性、联系性第二章数据的调查与整理第一节数据调查的方式与程序一、数据调查的方式数据调查的概念:根据研究目的要求,对总体中个体的相应特征进行观测取得数据的工作过程。数据资料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是对统计资料调查的基本要求。调查方式:现场调查、实验调查。二、数据调查的一般程序数据调查的环节:制定方案、登记数据、数据整理与显示。确定调查目的是首要问题第二节现场调查一、调查的抽样方式现场调查: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调查的抽样方式:普查、抽样调查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部份个体进行观测,取得样本数据,然后依据样本数据推算总体数据。随机抽样又称为概率抽样调查,被调查总体中的每个个体被抽中或不被抽中的概率相同非随机抽样:又称非概率抽样调查,凭调查人员主观判断进行选取,便利而随意选取。随机抽样分类简单随机抽样整群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被抽中的机会都相等顺序排队固定顺序、间隔分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