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济南的冬天(第1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脉。2.研读第三语段,鉴赏景物描写方法。重点难点景物描写方法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一.预学导航(学情检测)(一)资料助读1.解题:《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题目明确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关于济南的山和水解说: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出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阁楼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还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2.搜集整理有关作者的情况,并将重点内容写到下面。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背景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文创作。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二)自主学习1.在下面写出你认为本文中重要的字音字形。(10个以内)2.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①济南冬天的整体特点是什么?答案要点:温晴②围绕这一特点,写了济南冬天哪些景物?答案要点:山和水③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答案要点:喜爱、赞美之情3.学生疑问(归纳整理学生的主要问题):二.共学助行(活动设计)(一)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小组讨论,作者在第一段中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济南冬天的特点。答案要点:采用对比方式,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美它是个“宝地”。(二)研读第三语段,鉴赏景物描写方法。(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进行答题)1、全段的中心句是:2、全段的层次划分是:3、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4、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5、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6、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7、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8、你在对全段的朗读要求上有什么体会?答案要点:1、最妙是下点小雪呀。2、全段分为三层: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3、矮松、山尖、草色、阳光。4、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三.课堂总结四.验学提能(达标评价)画出本文的结构图。(为有创新的小组加分)五.布置作业完成《评价手册》相关题目。六.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