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冰心诗四首课题3冰心诗四首课型新授课时1授课时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①能有感情地朗读这四首诗,读出诗味,并做到熟练背诵;②能说出四首诗中所蕴含的感情或哲理;③能说出冰心诗歌的特点。突破策略朗读突破课前准备PPT学生利用工具书,结合页下注释,读准课文,初步了解诗歌内容;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作者。教学设计集体交流意见导入新课人们常说“父爱凝如山,母爱深如水”,我们每天都处在父亲母亲的无私关怀之中,却常常奢侈地浪费和忽略着这人世间最美的感情,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诗四首,在前两首诗中,我们将感受到大作家的爱母恋母之情,在后两首诗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大作家的美好情怀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出示目标,板书课题。)检查预习组织学生介绍作者。过程:1、同学学习小组先对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整合2、学习小组选择出相对重要的信息3、请一个小组代表进行介绍4、其他组择优记录,并补充该组所没有的重要信息5、老师点评,并补充介绍(同学介绍时能否突出重点;信息是否全面,如籍贯、身份、代表作、作品风格、艺术成就等;介绍时是否自信、声音响亮等)明确: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集》《冰心散文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朗读感知教师指导语:通过预习,大家对四首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请大家自由高声朗读诗歌。要求:1、读的通顺正确;2、读出停顿,体会语调;3、注意重读,把握语气;(老师巡视,并解答同学提出的疑难。)诵读交流:女生读第一首,男生读第二首,教师引导互评正音,然后男女生互换读,在再次互评的基础上全班齐读第三、四首,老师点评。也可采用个读、小组读等各种方式,务必反复读,在读中让学生有所领悟。(点评时注意结合上面提出的朗读要求)理解感知:1、自己再次默读四首诗,尝试理解各首诗的思想感情或生活哲理。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谈一谈:你喜欢的理由?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或生活哲理?(①学生可能从诗歌的风格、写作手法、或给他的启发教育等角度来谈,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②教师注意引导各首诗都要谈到,可用这样的问题,如:“还有这一首,哪位慧眼识珠的同学来谈一谈呢?”③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哲理内涵见上教材简析。)精读品析教师指导语:我们理解了诗歌表达的哲理或感情,再让我们来看看冰心是如何表达这些感情、表现这些哲理的?1、齐读第一、二首诗,思考:两首诗都是写的母爱,两首诗所表达的感情有怎样的区别?你从诗中哪个地方看出?(注意:齐读前就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诗歌。)(引导思考:你能从第一首诗中的“躲”字看出什么呢?从第二首诗的“从不肯妄弃”、“含着泪”“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等处你又能看出什么?)讨论明确:前者主要是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后者主要是步入青年以后对母爱的怀念和依恋;前者侧重于母爱的付出,后者着力表达对母爱的感恩与回报,恰好表现了不同年龄段对母爱的认同和理解。2、女生读第三首诗,思考:成功的花的特点是什么?成功的花是怎么得来的?“花”“芽”这两个意象分别指代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引导思考时注意要逐问提出,不可一锅端。)讨论明确:成功的花的特点是“明艳”。成功的花是经过奋斗得来的。“花”指成功的人,“芽”指还未成功的人,“芽”只有经过奋斗和牺牲才能成为“花”。)3、男生读第四首诗,思考:“嫩绿”“淡白”“深红”分别体现了芽、花、果什么内在特征?三个小节能否互换,芽儿、花儿和果儿说的话能否互换?讨论明确:芽儿的嫩绿显示着健壮、旺盛和朝气;花儿的淡白蕴含着朴素、纯洁,不追求表面的华丽;果儿的深红象征着成熟、丰硕和甜蜜。不能互换,三节在内容上是递进关系,它们的顺序暗指果树的成长,象征青年的成长。芽儿、花儿和果儿说的话也不能互换,因为它们说的话与它们各自的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芽儿”需要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习成长;“花儿”开放,不是要孤芳自赏,而是要装点大地,有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年华为社会注进旺盛的活力;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