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2)复习资料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1.王某驾车时不小心将李某撞至马路边沿上,李某当即失血休克。王某怕被人发现,忙驾车逃离。结果李某失血过多死亡。对王某的行为应当以()论处。A.过失致人死亡罪B.交通肇事罪C.故意杀人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2.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A.使用伪造的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C.冒用他人信用卡D.恶意透支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B.使用的手段不同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4.某甲为某车站存包处职员。某乙存包后离去,却将手提公文箱遗忘在存包处,某甲即将该箱藏匿。当某乙返回寻找时某甲拒不承认并拒不交出。某甲的行为构成()。A.贪污罪B.盗窃罪C.职务侵占罪D.侵占罪5.某仓库被盗时,吴某正与刘某等人一起吃饭,没有作案时间。但当侦查人员向刘某调查时,他却谎称当时吴某并未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吴某作为重点嫌疑对象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刘某的行为()。A.构成诬告陷害罪B.构成伪证罪C.构成妨害作证罪D.不构成犯罪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B.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C.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D.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7.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国家工作人员C.司法工作人员D.行政执法人员8.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A.使用伪造的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C.冒用他人信用卡D.恶意透支9.某甲受过某乙的羞辱,一直想报复某乙。一天,某甲邀集了某丙等十余人与某乙等六人在一酒吧内相互斗殴,结果造成某乙死亡。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定罪处罚。A.寻衅滋事罪B.聚众斗殴罪C.故意杀人罪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10.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对象是()A.犯罪嫌疑人B.被告人C.刑事案件的证人D.普通公民11.王某和张某发现赵某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王乘赵某不备突然从背后用双手将其拦腰抱住,张乘机将赵某手中的提包抢走。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A.抢劫罪B.抢夺罪C.敲诈勒索罪D.绑架罪12.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以()处罚。A.走私罪B.走私罪从重C.妨害公务罪D.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合并13.某甲将吴某等人藏在集装箱内组织偷渡,受到检查时,为防止吴某咳嗽导致暴露,便将其口鼻捂住,结果造成吴某窒息死亡。对于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处罚。A.故意杀人罪B.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C.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从重D.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故意杀人罪合并14.徇私枉法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其受追诉B.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之受追诉C.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D.在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15.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A.使用伪造的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C.冒用他人信用卡D.恶意透支16.某甲受过某乙的羞辱,一直想报复某乙。一天,某甲邀集某丙等十余人与某乙等六人在一酒吧内相互斗殴,结果造成某乙死亡。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定罪处罚。A.寻衅滋事罪B.聚众斗殴罪C故意杀人罪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17.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以()处罚。A.走私罪B.走私罪从重C.妨害公务罪D.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合并18.王某为报复上司刘某,趁刘某一人值班时在其所在店铺浇上汽油点着,致使刘某被烧成重伤,店铺被烧掉大半,损失巨大。幸扑救及时,隔壁店铺未受损失。王某的行为构成()。A.故意杀人罪B.故意毁坏财物罪C.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D.放火罪19.下列人员中,可以成为刑讯逼供罪犯罪主体的有()。A.公安机关的刑侦人员B,检察机关的检察人员C.纪检机关的纪检人员D.海关的缉私人员20.某甲将吴某等人藏在集装箱内组织偷渡,过关时,为防止箱内人员出声暴露,便将预留的通气孔遮盖,结果造成吴某窒息死亡。对于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处罚。A.故意杀人罪B.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C.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从重D.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