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切好蛋糕共同富裕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我国的分配制度,树立诚实劳动合法致富的观念。2、能力:能具体分析实际情况,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知识:知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认识到只有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才会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和重要意义、致富的途径。教学难点:理解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国家为实现共同富裕采取的措施。法律保护合法收入,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教材分析与教法设想、课前准备本项目是第四课“全民共同致富”的第二框,是关于我国基本分配制度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对我国基本分配制度的学习,让学生明确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并通过对基本分配制度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强盛的生命力。理解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干事创业、勤劳致富和合法致富的观念,在今生的人生道路上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教具准备:多媒体板书设计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共同富裕的根本目的教学过程导学过程学习过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现在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免除杂费和学费了,你知道国家是从哪个地区开始实行这一政策的吗?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呢?”学生回答:“西部地区。”教师:其实这些年国家为了进行西部大开发是竭尽所能斥巨资而为之。比如:投资262亿元建青藏铁路,计划投资403亿建重庆轻轨,以及打算重拳出击,在川、滇西部的横断地区打造世界级的大型水电站群落。等等……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这些西部的经济增长率每年高于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建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是什么呢?学生:发展西部经济,使东、西部人民共同富裕。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切好“蛋糕”共同富裕”这一课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组展示活动一:学生先看教材P49-50,讨论以下问题:1、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各是什么?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这种分配制度?(结合基本经济制度思考)3、这种分配原则会导致贫富分化吗?为什么?4、为了避免贫富化化你有何建议?(第1题每生必须完成,2、3、4题至少选学生:发展西部经济,使东、西部人民共同富裕。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我国的分配原则是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其中“按劳分配”中的‘劳’是指劳动,尤其是劳动的贡献,而不是“劳动力”。之所以要坚持这种分配制度是因为这种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而且符合我国的社会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一题讨论)教师在此简述所有制与分配方式的关系,单从目前的分配原则来看,是可能导致贫富分化的。因为这种以“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个人的收入与个人的知识水平、劳动技能及财产占有的多少直接相关。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必须防止贫富分化,措施:①免除农业税;②加强社会福利保障体制;③发扬民族精神,提倡无私奉献;④大力发展教育普及科技知识,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等;⑤为防止地区差的扩大,加大力度进行西部开发。师:刚才我们提到了共同富裕,那么,我们该怎么理解共同富裕?怎么实现共同富裕呢?活动二:小明的爸爸是以个国有企业的技术骨干,每月工资3000元。他的一项技术改造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有明显提升。为此,企业一次性奖励他10万元。小明的爸爸将其中的5万元存到银行,用另外的5万元购买了股票并获得了一定的股息。思考:小明的爸爸的各项收入来自于何种分配方式?小组讨论,总结此题的解题思路或步骤。率先完成的小组派代表回答。小组讨论,总结此题的解题思路或步骤。率先完成的小组派代表回答。课前请同学们收集了父母亲朋好友的收入来源,分小组交流一下。通过交流,进一步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1、你对这位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