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新时代的劳动者(一)知识目标1、懂得劳动与就业的意义。2、了解我国的就业形势,知道如何从政府与劳动者两个方面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3、懂得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以及维权的基本方式和途径。(二)能力目标培养正确认识我国就业形势的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并能分析经济现实中存在的就业问题。通过大量实例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劳动光荣的意识,以及竞争意识。★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教学难点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教学方法学生阅读、讨论与教师的归纳总结相结合。通过创设模拟招聘的情景以及案例分析,由学生自主得出结论。★教学过程(一)温故回顾上节课知识重点: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公司兼并和破产的含义及意义。(二)知新一、劳动和就业1、劳动光荣师: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为什么劳动光荣?A劳动含义,劳动者的地位B劳动的意义(社会和国家的角度)C劳动的要求2、我国的就业形势生活探究:小张的烦恼一小张今年高中毕业,大学没考上,于是他决定开始找工作。一天,他去人才交流市场找工作。看到某公司聘任高级工程师2人,月薪8000元,但由于技术要求高,包括小张在内的所有应聘者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某企业聘任计算机文员1人,月薪1000元,应聘者太多又轮不到某厂聘任车间工人30人,月薪600元,应聘者寥寥无几。但小张觉得工作又苦又累,又没面子。转了一圈,最后他空手而归。思考:1、小张为什么要就业?2、小张为什么找不到工作?3、小张的烦恼怎样才能得到解决呢(个人、国家)?生:积极讨论。师总结:1、就业的意义①对于社会的意义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用心爱心专心就业问题的妥善解决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政权的巩固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的实现。②对于劳动者的意义(课本P42)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有利于实现劳动者自身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2、就业的形势(严峻)表一: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状况2006年2007年新增大学毕业生413万495万新增城镇劳动力920万1000万下岗职工、失业人员800万900万新增就业岗位1100万1200万注:大学生就业,工作累的不去,离家远的不去,单位小的不去,工资低的不去06年岗位缺口达1400万,07年岗位缺口可能达到1500万!表二:我国技术工人的技术构成和文化构成:高级技工中级技工初级技工技术构成5%35%60%大专及以上高中及技校初中及以上文化构成2.6%29.4%68%总之,就业形势严峻啊!主要原因是:(1)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2)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完全适应(3)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3、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1)国家和政府:A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根本途径)B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支持就业和再就业。C完善劳动力市场,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环境。(如:搞好就业培训和服务,规范人才市场,扩大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政策: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劳动者自主创业(2)劳动者:A提高自身素质,努力自主创业B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a、要树立自主择业观b、要树立竞争就业观c、树立职业平等观d、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生活探究:小张的烦恼二终于,小张在亲戚的介绍下,找了一份工作,但工作不到三个月,小张又遇到了新的烦恼。厂方要求工人日夜加班加点,工作时间每天12小时以上,但是这样加班却没有加班费,甚至连基本工资也很难准时拿到。工厂的工作环境嘈杂,有些车间环境尤其恶劣,有部分工人向厂长要求发放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