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1.欣赏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品位,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2.交流探究,品味文章的意境美。3.学习对比修辞、避实就虚的写法,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品评五幅优美的江南冬景图让学生领会并学会运用对比修辞、避实就虚的写法二、导入新课: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大自然向我们展示着它的崇高和优雅,我们感悟自然,就会理解自然,从大自然中得到某种启示。而江南,人间天堂,仿佛大自然独自钟情于那里,安排下最美丽的景致。那里山水清丽,风光宜人。去过苏杭吗,西湖的山水,苏州的园林,美在旖旎。去过周庄吗?小桥流水,杨柳依依的景致,粉墙黑瓦,烟雨迷离的村舍,美在婉约。江南,说不尽的江南。能说出一些古人描写江南的诗句吗?1、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3、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邱迟、《与陈伯之书》以上的诗句都是说江南之春景,江南的冬景如何,郁达夫给我们描绘了江南的冬景。冬景在我们的感觉中,总不是太讨好的,冷是一大特点。可郁达夫描绘出了江南冬景的可爱之处。那么江南的冬天又是什么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的冬景”吧。三,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给黑板上加点的字注音煮茗(míng)蛰居(zhé)曝背(pù)亘古(gèn)煊羊肉(xuān)赭色(zhě)绿林豪客(lù)正月(zhēng)乌桕(jiù)恣意(zì)谛听(dì)剥削(bō)槎桠(cháyā)丰腴(yú)剥花生(bāo)夹层(jiá)间或(jiàn)中间(jiān)夹衣(jiā)铭记在心(刻)月晕(yùn)晕头转向(yūn)搁下(gé)搁不住(gē)莫名其妙(说出)四、品味赏析:用八到十分钟时间仔细阅读课文,画出文中的关键句,1、首先我们要清楚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对江南有明确的区域界定。指江浙地区(第6小节),而不指中国极南地区闽粤地区。2、有哪些句子概括了江南冬景的特点?——回答:第二段末——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是也可爱得很么?第三段——江南的冬景,……,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还画出了哪些句子一并可讨论一下,画得好不好,是否是主旨关键句。要多表扬鼓励。)用心爱心专心3、文章一二段写什么,各用一句话概括内容。(概括能力很重要,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北国的冬天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说“异境”,美啊,说明北国冬景也有特色。不过江南冬景也有特色。江南冬天里,人能做些什么,有何特点?)——江南冬天“营屋外的生涯”,是可爱的冬景。提示:我们可以把一二段理解为是文章的引子,对比北国的冬天“是一年中最有劲的蛰居异境”,写江南冬天可以“屋外生涯(活动)”的可爱。第三段为文章的纲。写出江南冬景的总特点——“江南的冬景,……,有一种明朗的情调”。这是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也就是文章的文眼。4、下文作者是如何写江南冬景的“明朗“的?第5、6、7、8、9段的各有哪些句子你在课本上画出来了?明确:——江南大地让人感觉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5段,实写)——寒郊散步,是特异的恩惠。(6段)——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名胜,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7段,虚写)——江南雪景非常“美丽”。(8段,虚写)——旱冬给瓷意享受江南的人更多快活。(9段)如果我们给这四段,各概括为一个画面,可怎样概括呢,某某图,某某图?——“冬季春意图”“寒郊散步图”“微雨寒村图”“江南冬雪图”“旱冬闲步图”5、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本文“形”是五幅江南的冬景图,“神”是抒发了赞美、眷恋江南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清新明朗的心境。6、你觉得这些段落中哪些写的景物美,而语言也生动优美?——着重朗读第5、7段,体会语言之优美。5段着重色彩,突出江南冬天的生机。7段着重场景,用画画的笔调来写作,写出了冬景的层次:小村、白雨、乌篷船、酒客、黄晕的灯光。(可讲细一点)7、作者在写景中,我们有没有体会到作者的情感,甚至我们也被作者的情绪所感染?——有,这就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