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捎来的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写其中的7个生字,学习新偏旁“折文”。2.理解六幅图的意思,感受幽默带来的喜悦。3.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图画的意思。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2.理解幽默的含义,体会幽默的乐趣。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观察图画,理解连环画的意思,体会幽默带来的乐趣。认读生字。教学过程:设疑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父与子》这本漫画集吗?你们看,今天他们来到了我们课堂上,(将父亲和儿子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小朋友们收到过别人给你写的信吗?有一天,父亲收到了鱼儿给他写的一封信,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看几幅漫画。板书《鱼儿捎来的信》观察图画,随图识字1.解题:强调“鱼儿”“信”学习生字★捎、肖:(1)两个字可以进行比较来学习。(肖+扌就是捎,捎去掉“扌”就是肖)1(2)部件组合法:扌字旁+肖=捎小字头+月字的变形=肖(3)提示:在学习这个字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关注“月”字的变形,能正确写这两个字。(4)请同学们说说你们还认识哪些“扌”字旁的字,从而揭示“扌”字旁的字与手的动作有关。★言、信:(1)这两个字也可以比较来学习。(2)拼读这两个字。(3)分别用这两个字组词,还可以用组成的词说一句话(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在造句中的错误)2.投影出示六幅漫画,让学生先按顺序观察,然后讲一讲连环画的内容。(提示:图上画着谁?父亲在干什么?儿子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他们的神情与动作,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找同学完整地说一说这个故事。这六幅图表现了儿子通过鱼儿给父亲写信的幽默方式,阻止父亲钓河里的鱼。(一)第一、二幅图写父亲在聚精会神地钓鱼,儿子想办法不让父亲钓鱼,从而保护小鱼,于是他写了一封信。(二)第三、四幅图写儿子跳到水里,把信挂在鱼钩上。(三)第五、六幅图写父亲发现鱼竿动了,以为是鱼咬钩了,拎起鱼竿,看到了“鱼儿的信”。★今:(1)减少笔画的方法。与“令”做比较进行区别。(2)词:今天、今后、如今★至、致:(1)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2)学习“攵”的写法,知道这个偏旁叫反文旁。(3)在具体语言环境中选择正确的字填空:()今、一()、()于、专心()志。再一次观察图画说一说,鱼儿的来信说了什么?读一读信上的话,想一想父亲看了信后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用自己的话把幽默讲完整。注意运用动作表情。说一说你觉得这则故事幽默在哪?巩固练习:1.开火车读字、组词。小老师猜字谜。2作业:1.回家给你的家人讲《鱼儿捎来的信》;书写生字。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生字;2.介绍你所知道的幽默故事;3.完成课后练习。教学过程:复习生字指名读字、组词。小老师领读字。一、合作交流:向同学介绍一下你知道的幽默故事。二、课后习题。1.写一写:写出几个带有“提手旁”的字:提、打、推、拍。总结规律。讲一讲,画一画(1)读一读,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2)你知道这幅图是哪个漫画集里的吗?(这只小狗的名字叫史奴比,是世界著名漫画〈花生集〉中的一个角色。)(3)你看到了什么?说一说图意。(4)你觉得图中少了什么?动手画上。作业:搜集幽默故事。板书设计:鱼儿捎来的信爷爷——保护——鱼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