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宽容友善教案苏教版思想品德第七课让人三尺又何妨第一框生活需要宽容友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宽容、与人为善是交往的品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有修养的体现,乐于宽容待人,与人为善。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生活中宽容友善的重要性;懂得宽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2.学会正确运用宽容、友爱的心态和情感,与同学、与老师、与他人相处。教学重点感悟宽容友善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如何才能做到知行统一,在生活中践行宽容友善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法活动体验法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思路导入新课:通过演示的图片,请同学说说发生了什么事?你够宽容么?《测试你的宽容度》1.有很多人总是故意跟我过不去。2.碰到熟人,当我向他打招呼而他视若无睹时,最令我难堪。3.我讨厌和整天沉默寡言的人一起生活、工作。4.有的人哗众取宠,说些浅薄无聊的笑话,居然能博得很多人的喝彩。5.生活中充满庸俗趣味的人比比皆是。6.和目中无人的人一起共事真是一种痛苦。7.有很多人自己不怎么样却总是喜欢嘲讽他人。8.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自以为是的人总能得到领导的重用。9.有的人笨头笨脑,反应迟钝,真让人窝火。10.我不能忍受上课时老师为迁就差生而把讲课的速度放慢。11.有不少人明明方法不对,还非要别人按着他的意见行事。12.和事事争强好胜的人呆在一起使我感到紧张。13.我不喜欢独断专行的领导。14.有的人成天牢骚满腹,而我觉得这种处境全是他们自己造成的。15.和怨天忧人的人打交道使自己的生活也变得灰暗。16.有不少人总喜欢对别人的工作百般挑剔,而不顾及别人的情绪。17.当我辛辛苦苦做完一件工作却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时,我会大发雷霆。18.有些蛮横无礼的人常常事事畅通无阻,这真令我看不惯。●13--18分,说明你需要在生活中加强自己的灵活性,培养宽容精神;●7--12分,表明你具有常人的心态,尽管时时碰到难相处的人,有时也会被他们的态度所激怒,但总的来说尚能容忍;●0--6分,说明外界的纷繁复杂很难左右你平和的心态。阅读感悟(一)“六尺巷”的启示(教材62页)(1)如果张英和叶家互不相让可能导致什么后果?后果有:打官司,让官府裁决;邻居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大打出手,酿成惨剧,等等。(2)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启示:与人相处,与人交往,应该胸襟开阔,谦让友善。看故事,明事理:故事(一)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内乱,襄公被杀。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设法回国,抢夺国君之位。公子纠的师傅管仲为确保公子纠登位,便在中途谋杀小白,一箭射中小白,但小白并没有死,而是速回齐国,顺利登上国君之位。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齐桓公。齐桓公不仅不计较管仲的“一箭之仇”,反而对他予以信任,并重用,立位“相国”。管仲深为齐桓公的宽容所打动,尽全力辅助齐桓公整顿军队,发展生产,促进外交,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故事(二)红军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等30多人去前沿阵地察看地形,传令兵手执红旗边跑边喊让路。只有一个战士坐着不动。彭德怀见人挡路便喊了几句。战士站起来朝彭总就是两拳。彭总让过以后,又匆匆赶路。事后,传令兵捆起那个战士见彭总。彭总立即放他回去,战士自知闯祸,心里害怕,见彭总毫不在乎,深受感动,后来逢人就说:“总指挥真是度量宽宏呀!”两则故事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有宽阔的胸襟,能赢得友谊,增进团结;能解人之难,取人之长,谅人之短,从而产生很大的感召力,使人互相信任亲近;能在事业上有所建树。阅读感悟(二)公共汽车上的冲突(教材64页)⑴赵刚和陈伟的处理方法有何不同?赵刚用宽容大度的心态,用幽默的话语,谅解他人,化解矛盾;陈伟缺乏宽容忍让之心,以牙还牙,激化矛盾,加剧冲突。⑵赵刚、陈伟的做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当他人不小心妨碍甚至伤害了我们时,我们应该用宽广的胸襟,正确面对,及时化解矛盾和冲突,防止矛盾和冲突加剧。情景故事:妈妈:(帮孩子整理房间)孩子上中学了,不再象以前那样什么都对我说了,也不和我撒娇了,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唉……这是什么?(原来是一本日记)(妈妈拿着日记本,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