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测量呼吸和心跳班级五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1课时课题4.1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目的和要求1、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2、知道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3、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重点难点知道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教具秒表实践活动检查测量呼吸和心跳板书设计4.1测量呼吸和心跳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我们在运动的时候,身体会有哪些变化?请两位同学上来(一位男生一位女生),他们现在都处于安静状态下,如果让他们运动起来,你猜测他们会有什么变化?(呼吸加快、心跳加速、气粗……)2、请男生准备好,随着老师拍手的节奏做原地高抬腿(大腿和身体呈90°夹角)运动,动作要做标准了,女生站立不动。(计时1分钟)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他们的表情有没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3、提问:你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有这样的感觉吗?4、谈话:运动后我们的心跳加快了,同时使呼吸加速。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次数比安静时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快多少呢?怎样知道呢?(进行测量)5、讲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测量呼吸和心跳”,(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测量呼吸和心跳1、测量在安静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1)谈话:要想准确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谁知道怎样计算呼吸的次数?(2)学生讨论并汇报。(3)老师示范:测量呼吸时要注意,一吸一呼算一次呼吸。(4)学生用手摸、听、测脉搏……(5)谈话:我们今天用测量脉搏的方法来测量心跳次数。用我们的右手搭在左手手腕的内侧偏上的地方,找到脉搏(示范),每个人试试,要准确地找到你的脉搏。(6)记录测量的数据。填写活动记录,算出平均值。(7)汇报所测数据,计算平均值。2、测量自己在运动结束时,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1)谈话:安静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有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测量运动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2)学生各人自己测量数据,并记录,计算出平均值。(3)学生汇报所测数据。(4)学生比较以上两组数据,看看有什么发现?(5)运动结束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要比安静状态下的速度快。(说出具体数据)三、拓展活动:1、谈话:通过我们的测量和发现,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想进一步研究的?2、提问:为什么运动后呼吸和心跳就会加快?填写活动记录比较并汇报交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