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所写景物雄浑壮丽,所抒胸襟博大宽广。在这首词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一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词人,一位壮志满怀、豪情万丈的英雄。感情激昂、豪迈,是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的绝佳教材;还是对学生进行英雄主义教育、励志熏陶的最佳范本;更是走进毛泽东心灵、领略伟人风采的最佳桥梁。教法简析1、精讲点拨法魏书生老师曾说要学生学会扔掉拐棍走路;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新课改明确提出老师的角色应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主持人,有效课堂的引领者,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课堂上要少讲,学生会的坚决不讲。学生的疑惑之处要点拨,以推进他们的思考;需要深入、需要提炼高度的要精讲,以便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由此确定本课的教法为精讲点拨法。主要在以下几处精讲点拨:诵读指导时、比较总结时和学生有疑难时。2、比较鉴赏法“比较”其实就是对比,对比手法是文学作品中最常用、最有效的写作方法,有比较,才有突出。在阅读过程中,比较就是品评,就是鉴赏,就是总结写作规律,提高阅读文本的能力。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提高。学生在类似诗文的比较鉴赏中能掌握到语文学习的规律性东西,比较鉴赏的过程就是能力提高的过程。因此比较鉴赏,举三反一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最佳途径。另外,北师版教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比较阅读,由此确定本课的教法为比较鉴赏法。主要适用于对《沁园春·雪》下阕学习中。学法分析1、诵读法曾国藩曾说过他生活中的最大乐趣是“读书出金玉声、飘飘意远”,是说诵读诗文给人带来的精神愉悦;俗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是说好的诗文需要反复诵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规定了诗词教学的重点在于诵读,学生首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诵读;并且这首词大气磅礴,激昂豪迈,最适合诵读,所以学生学习这首词要反复诵读,有层次诵读,达到读准、读懂、读美,老师适时诵读指导,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课堂,体现语文课独特的韵味。2、想像联想法作家雨果曾说:“想像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突出了想像的魅力;诗词之所以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主要时因为凝练的语言,优美的意境。而优美的意境就需要学生放飞想像的翅膀,在自己的脑海中生成美好的图画。想像是在对诗词理解基础上的再创造,是学习的深入,是学生在已有认知基础上的知识生成,是他自己的所得。在《沁园春·雪》中,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雄浑壮丽的北国风光图,既有阳刚之雄健,又有阴柔之妩媚,学生脑海中有了这么一幅画卷,不仅把握了词的上阕,对于下阕的学习,也是水到渠成。3、品读法品读就是细读、品味,就是含英咀华,咬文嚼字,正如苏轼所说:“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好的诗文需要仔细咀嚼,仔细品味的。在这节课中,学生主要是品味用词的精巧、品味意境的宏大,在细细品味中诵读、比较,学习读诗品诗的方法,提高分析、鉴赏感悟诗词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老师最喜欢看的一部电视剧是《恰同学少年》,我最欣赏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指点江山的自信与自强。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这节课能否拿出我们的英雄本色来?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了解毛泽东的另一方面——诗人毛泽东。美国著名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说:“毛泽东首先是一位诗人,然后才是政治家。”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乐章。”特别是他的这首《沁园春•雪》,曾经在重庆引起轰动,被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誉为当世难得的精品,气吞山河、气度非凡。今天咱们就学习这首词,来领略毛泽东诗人的才情,政治家的风采。二、诵读,把握基调(重点指导上阕朗读)1、师:请同学们大声读这首词两遍,看谁读得最气度非凡!(学生大声自由朗读)2、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词?(一生读,老师评价)(又一生读,老师评价、激励)3、师:“望长城内外”我有两种读法,你认为怎样合适?(老师读,学生思考,评判,师生确定应该“望”字的重音、语气,梳理“望”字领起的内容)4、学生齐读“望”字领起的这几句。5、师:“山舞银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