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学生成功品质之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重庆市南坪中学张树强心理健康是全球人类的追求目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人的成长更关注的是心理品质的发展,人才的身心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人格的完善,具有个性和创造性,这是当今人才必备的。我们先看看教育心理学家们的科学数据:①人类有三分之一的人有某种心理障碍;②在我国现代人当中,有1.9亿人一生中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在3.4亿青少年中,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类达3000万。何等的惊心,那么,作为学校教育的对象正是青少年这个群体,这说明心理健康的教育何等的艰巨、何等的重大!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诱因分析中学生出现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当然,多数只是心理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只要没有其他诱因,都会在自身的成长中正常地成熟。那么,我在此探讨的是学生中产生这些心理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找到其中的原因,正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以为除自身的遗传因素外,主要是历史的、时代的、家庭的、社会的、学校的等是其诱因:(一)历史民族的诱因: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特征,加之我国几乎是大一统的进程,那么,在中国的思想意识中,再打上儒、道哲学的烙印,对民族的心理便产生了深刻影响。1《培养学生成功心理品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资料一而且,几千年封建社会,忽视作为人的本性,否定人性,缺少人文关怀的思想、文学、艺术,势必对我国民族的心理影响深远。加之,长期封闭,导致心理的压抑、人性的扭曲,导致心理的问题潜在地受到重大影响。而且,在民族的消极面上探讨更可以看到我国民族心理问题的某些渊源。比如,我国民族思想和民族性讲究“乐”的思想于是产生:知足常乐→冷漠→消极→享乐→自私→伪饰。从另一层面上来看,民族从古代圣贤的思想追求淡泊、宁静一种精神上的净化,而同时又讲入世,讲出人头地,那么,作为普通群体又如何能把握其中的度呢?于是,民族心理的多层面,不稳定性,再加缺少信仰,以一个中和的态度来面对一切,一方面精神上渴望纯净,另一方面又不能摆脱尘世,于是自私、狭隘、崇尚权利、自尊自大,又自卑至极,便给我们民族心理的负面影响。再一个层面。由于从古到今我国都是农业国,自身的发展缓慢,外来的文明传入又晚,也同样给我们自己的民族心理以影响。当然,作为历史、民族心理问题的特征,是根植于民族的个体之中,这是隐性的心理影响,这只是做了心理问题上的寻根而已。(二)时代的诱因:时代的烙印肯定地打在时代的人们心理,就时代的发展,对心理的影响是明显的、直接的。所以,探讨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因中,要讨论时代因素,但这里,我讨论的是学生的父母的受到时代影响,而影响到下一代——我们的学生。那么,我们目前的中学生的父母,都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影响身体的成长且不说,当时他们经历那一场苦难给心灵的阴影,那是巨大的。接着,该学习受教育时,又经历那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可以说这场浩劫,对目前学生的家长,无异于一场心理的摧残,于是,他们思想、文化、意识便受到打击而扭曲,有的甚至至今还未从阴影中走出来。加之,又迎接“改革开放”,有的不能适应改革,有的面对世界的大融合,文化、信息、科技、交流、世界一体,这本身就不能适应,导致内心的失衡,若又“下岗”,加上,上有老的,下有小的生活家庭各种重压都集中到家长身上,这些父母能承受的心理极限还有多少?那么,父母的心理有无问题?再在教育子女上又有多少投入?又有多少关注了子女的身心发展?且不说父母对子女直接的心理误导。这一切都可能造成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三)家庭的诱因正如上所述,目前的中学生中,多数家长都经历过那几个时期,而家长的心理问题或多或少会影响到自己的子女,这当中,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那种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对自己子女作错误的诱导时,害处是更大!家长自身面对压力,以及家长教育的方式,方法欠佳,过严、过宽都有影响,甚至身心的摧残,人格的侮辱,必将导致子女的心理2伤害,也许活泼,开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