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橘红色()苍穹()怦怦直跳()斑斓()遨游()矫健()目眩()呕吐()坚如磐石()烧灼()【答案】júqiónɡpēnɡlánáojiǎoxuànǒupánzhuó二、多音字劲核荷场【答案】jìnjìnɡhéhúhéhèchánɡchǎnɡ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答案】拔拨跋眩绚炫斓阑澜谰磐槃罄馨第3步辨词语——于细微处细斟酌1.明确词义(1)源源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目不转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2)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2.理解辨析(1)坚韧·坚忍两者都是形容词。“坚韧”指坚固有韧性。“坚忍”指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不动摇。(2)沟通·勾通两者都是动词。“沟通”指使双方能通连,一般指情感或物质等。“勾通”指暗中串通,勾结。3.对点小测请判断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他把扩音机紧靠住洞口,把音量开到最大限度,震耳欲聋的声音源源不断地从扩音机里传了出来,经久不息。()(2)走进航天纪念馆,各个时期的航天器原型多得让同学们目不转睛,大家一边欣赏,一边听讲解员的介绍,兴趣盎然。()【答案】(1)√(2)×[常识·速览]识作者王光荣,《光明日报》特派记者。冯春梅,人民日报社国内政治部记者。1990年9月~1994年7月就读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进入中国青年报工作,主要从事军事记者和军事编辑的工作。2004年8月调入人民日报社国内部军事组。刘程,《中国青年报》特约记者。识背景(1)“神舟”五号是当时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载人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内绕地球飞行了14圈,进行了约60万公里的太空旅行。中国在1992年正式启动载人航天计划,2003年,“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第三个踏入太空的国家,整个世界为之惊呼,美国总统布什在致中国的贺电中说:“中国正在成为拥有高新技术的国家,并且具有极大的潜力。”(2)杨利伟,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知常识消息:常被人们称为新闻,或者狭义的新闻。它是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中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新闻体裁,在新闻体裁中时效性最强。消息一般采取“倒金字塔”式结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探究——精研文本][整体·感知]第一则是写事件的消息,第二则是写人物的通讯。前者由于强调“快”和“短”,写作视角较为宏观,侧重报道事件发生的进程和社会反响;后者则用较长的时间和篇幅,比较全面地报道了英雄杨利伟“潇洒走苍穹”前如何备战,在遨游太空之时如何战胜困难的事迹,突出杨利伟作为新时代英雄的精神品质和崭新风貌。[文脉·梳理]【答案】①讴歌成就,赞美英雄②顽强质朴的英雄形象[文本·深读]■自主探究……………………………………………………………………一、阅读《心随飞翔》一文,完成以下问题。1.“神五”升空,主角当然是杨利伟,作者为什么着重写大厅环境而不着重写杨利伟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本文侧重现场气氛的渲染,给我们展示的不是一位英雄,而是一个英雄群体的形象。不难想象,没有他们对祖国科技的执着和信念,没有他们献身航天事业的青春热情,我们是不会像这个时刻一样,如此“心随飞翔”的。2.《心随飞翔》一文是怎样记述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现场的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