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的。A.方形B.三角形C.椭圆形2.下列传播信息的方式中,速度最快的是()。A.古代的驿站B.发电报C.打电话3.鱼缸里的水发绿,主要是因为水中的()过多生长引起的。A.船型硅藻B.草履虫C.绿藻4.早在1663年,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到细胞的英国科学家是()。A.列文虎克B.罗伯特胡克C.培根5.解剖剪能比普通剪刀更方便剪开网线的原因不包括()。A.刀刃比较锋利B.刀刃比较薄C.刀尖比较细D.刀柄比较短6.有关显微镜的发展历史,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早期显微镜—放大镜一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B.放大镜—早期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早期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二.填空题(共6题,共38分)1.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里面的小黑点是()。2.电磁铁中电流强度影响着电磁铁磁力的大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电流强度越(),电磁铁磁力越();电流强度越(),电磁铁磁力越()。3.四季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如()、()等。4.像放大镜这样边缘()、中间()的透明镜片,称为凸透镜,凸透镜具有()、()和()的作用。5.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对我们来说,缺少的不是(),而是发现。6.把()和()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滑轮组。滑轮组既可以()又能()。滑轮组的组数越多越()。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显微镜下,如果草履虫运动迅速,不便观察,最简单的方法放在太阳下晒干后再观察。()2.科学研究表明,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但都能分辨气味。()3.辩论可分为主题型辩论、角色型辩论。()4.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必须要滴加清水。()5.我们可以直接把整个洋葱放到显微镜下观察。()6.利用放大镜不能观察到洋葱的表皮细胞。()四.连线题(共1题,共20分)1.太阳静止不动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地球静止不动地心说地球在运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天体都围绕地球运动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心说所有天体都围绕太阳运动哥白尼提出的理论托勒密提出的理论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1.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下表是同学们在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时实验记录单的部分内容,请结合自己在实验中的经验完成此记录单,并得出结论。实验记录单六.简答题(共4题,共24分)1.简要说一说地球上的四季是怎么形成的?2.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怎样的?3.斜面的坡度大小(倾斜角度)是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研究的问题:_____我的猜想:_____需要改变的条件:_____不改变的条件:_____操作方法:(1)用长度不同的四块木板搭在同一高度的木块上,形成四个相同高度不同坡度的斜面。(2)分别利用不同的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的高度,并用测力计测出所使用的力的大小。(3)比较四次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实验结论:_____4.举例说说用生活中材料制作放大镜的方法。(至少3点)七.综合题(共4题,共28分)1.制作独轮车的方法有两种方式呈现:一是书本文字阅读,一是观看视频教程。你认为两种工具的传播效果有什么不同?填写下表内容。2.请根据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将下面这个回顾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过程的流程图补充完整。(提示:涉及的观察工具包括肉眼、电子显微镜、放大镜、光学显微镜)3.实验名称:昼夜交替的模拟试验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大头针。实验过程: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实验现象:(1)地球仪上分成了明暗两部分,向着“太阳”的那面是(),背着“太阳”的那面是()。(2)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同一个地方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当这个地方转到刚被光照射到是(),正对“太阳”是(),转到刚被光照不到时是()。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向着太阳的面是(),背着太阳的那面是()。地球不停地(),()现象就会出现。4.小红同学在假期里想在家利用家里的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身边的微小世界。(1)在家里,小红同学找到了三种放大镜,分别是4×、5×、10×,其中是10×的放大镜是()。A.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