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四年级语文下册 回乡偶书 2教案 长春版VIP免费

四年级语文下册 回乡偶书 2教案 长春版_第1页
1/5
四年级语文下册 回乡偶书 2教案 长春版_第2页
2/5
四年级语文下册 回乡偶书 2教案 长春版_第3页
3/5
4——1回乡偶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鬓衰2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诵古诗,从而理解领悟诗意;组织学生自主合作细品古诗,了解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流露出的浓浓的乡情;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忧伤之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流露出的浓浓的乡情,体会诗的韵律美,感受中国古代诗词的意境美,情感美。教学重点: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备注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学会偶鬓衰三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1.复习导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叫《咏柳》,你还能背下来吗?(指名背再齐背)(课件)2.介绍背景。(出示课件)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对,他是诗人贺知章,他以写七绝为见长。他一生仕途顺利,直到八十六岁才告老还乡,在离开京城时,文武百官都来送行,直到城门外,唐玄宗还亲自写诗送行,真够风光荣耀。当他以一个普通老人的面貌回到阔别了五十年的故乡时,又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3.揭示题目: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回乡偶书》。(师板书课题)4.据题质疑:了解古诗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对古诗的感悟理解。1(1)理解“偶书”,这里的“偶”“书”各是什么意思?(2)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副板书,并梳理归纳)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师:自由读诗,边读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1.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2.检查反馈:(课件)(1)①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②齐读生字新词。(2)①指名读诗②范读(出示课件),生画节奏③分组读诗④齐读古诗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1)指名读。(2)点击重点词语:少小、老大、乡音、无改、鬓毛衰引导学生边观察插图边说意思(板书:少小、老大、音无改、鬓毛衰)(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4)师归纳,生质疑: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生1:为什么几十年后作者还回到家乡来?生2:这时他的心情如何?(以上问题让其他生来回答)(5)师:看来同学们不仅会读,还会思考。那么你们能“从乡音无改”与“鬓毛衰”这两个词中体会到什么?(6)指导朗读: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作者,在阔别多年后又返回到养育了自己的家乡与故乡的人们团聚,想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盛情款待的情景时一定会兴奋不已。现在谁能用读出作者多种形式的杜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2此时的喜悦心情?(指名读、齐读)(7)总结学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第二课时一、细品古诗,感悟诗意。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2)学生运用自学,再集体交流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两行诗的?生:(试说:我是抓住……。师补充口头提问:客在这里指谁?[结合看图]何处是什么意思?谁再来说说?)师:幻想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生:(略)师:你能想像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吗?(无奈、忧伤)谁能通过朗读来表达这种感情?(3)指导朗读古诗二、串讲诗意,体会情感:(1)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全诗的意思讲一讲?(指名讲,同桌互讲,全班交流)(2)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板书:思乡)(3)小结:是啊,“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就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4)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熟读古诗,初步读懂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把古诗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既是对学生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四年级语文下册 回乡偶书 2教案 长春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