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安门广场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天安门广场的修筑历史,掌握天安门广场的地理位置、结构和作用能力目标:培养收集、整理社会信息和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懂得天安门广场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血泪和智慧,她是新中国的象征,从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二、教学重、难点天安门广场为什么是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三、实验目标创设情境,调动情感体验,自由表达。四、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结合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句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一、谈话导入1、谁去过天安门广场?有什么感受?2、简介天安门:建于明代,名“承天门”,重建于清代,改称“天安门”。3、天安门广场在我国的什么地方?4、(课本插图)这就是天安门广场,他是世界上最宽广、最壮观的城市广场!教师过渡:你们想去天安门广场参观吗?今天机会来了,我们可以随着文字免费去了。快快打开书27页,你自己先轻声读读课文,自由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中吧,二、初步感知课文1看看谁,漫步后能将天安门广场给你留下的印象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最壮观、最宽广)2提出读文要求:(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划生字,注意读准字音。(2)读通句子,注意长句子之间的停顿3检查自学效果(1)学习生字,描红(1)开火车读词语,及时纠正错误读音。(2)解决不理解的词语4你用什么词来形容天安门广场?教师根据回答板书(最宽广、最壮观)二、精读细品,读中感悟。天安门为何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你从那些段落体会到的,请通过默读,在课文中找出来,然后大声读一读读出你的体会。1、品读一二三段(1)指导品味第一段a.对“最宽广、最壮观”两词,引入资料“天安门广场东西宽500米,南北长880米,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中心干道可同时通过120列游行队伍,宽阔的广场可容纳100万人游行集会。”(课前准备)b.再读这一段,抓住重点词“最宽广、最壮观”读。(2)指导品读二、三段a.天安门广场到底有哪些雄伟的建筑物呢?默读课文2\3自然段,(a)划出建筑物的名称(b)找出方位词用心爱心专心1b.同桌讨论填写课后第四题。c.请学生填写小黑板,注意准确运用方位词。小结:这是转换方位的一种,即从一种景物开始逐步承接转换.写一处景物常常运用这种方法.d。天安门广场的建筑物中,你最感兴趣,最想去游览的是哪一座?为什么?相机指导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朗读。E.招聘导游带领全班去天安门广场参观。(介绍布局和景观。要求说明景物特点)加深学生对各个景点的印象,理解重点词语。(3)指导学习第四段a.师语言渲染:55年前,这庄严的声音宣布了一个民族新生,宣告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到来了。b.让我们一起向全世界庄严的宣告吧!c.指名说说,听到这声音你有什么感受?请将这感受读出来。d.让我们带着这无比的自豪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吧。小结:有一首诗中有这样一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于四时同”,其实,“天安门广场一天中,风光不于四时同”。我们下节课,再去看看它不同时刻的风光吧。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默写词语二、激情诵读,学习第四节1、读读课文第四节,你有困难或疑问吗?2、用上“因为……所以……”,根据课文内容说说:(1)为什么全国人民“无比向往”天安门?(2)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3、是啊,你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员,深信你也一定很向往天安门广场,让我们一起随作者再游览一下,再回忆那庄严的场面。4、齐读第四节。1、自由读3、组织交流4、为什么“五星红旗要与旭日一同升起?”5、创设:你们看,东方又露出了第一缕曙光,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面对国旗,,你们心中有什么话想说6、组织齐读。三、合理想象,学习五六节1、晨曦中天安门广场是如此庄严肃穆,那么节日的广场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出示:节日的广场是()的地方。请同桌一起读读课文最后一节。同桌齐读2、师根据生的回答一一出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灯齐放、礼花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