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案:分散系考点聚焦1.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2.了解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涵义。3.了解溶液的组成,溶液形成过程,溶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4.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知道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5.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6.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知识梳理一、溶液的有关概念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溶液由、组成。2.饱和溶液:一定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的溶液。溶液是否饱和是相对的,改变、、等因素,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变。3.溶质的质量分数:用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表示的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通常用ω表示,其数学表达式为:。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操作步骤为①②③。现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的NaOH溶液,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必要时需注明仪器规格)。4.固体溶解度: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里形成时所溶解溶质的。溶解度通常用S表示,单位为。其数学表达式:。一般用固体物质在25℃时的溶解度大小来衡量其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不溶。5.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溶液所处的状态。(2)溶解度曲线下面的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状态。(3)溶解度曲线上面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溶液,且该溶质有剩余。(4)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相等。如:右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①当温度______时,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②当温度______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③图中P点表示KNO3对应的溶液是______④当温度为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6.结晶:。结晶水合物:。结晶水合物容易失去结晶水,常见的结晶水合物有:如胆矾()、绿矾()、明矾()、石膏()、芒硝()等。7.风化与潮解(1)风化:。用心爱心专心①本质:结晶水合物分解。Na2CO3·10H2O=Na2CO3十10H2O(无色晶体)(白色粉末)②现象:。(2)潮解:。易潮解的物质有:CaCl2,MgCl2,NaOH等。①粗盐易潮解,而精盐不易潮解。这是因为。②一小块NaOH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地→→。这是因为。③因为NaOH易潮解,所以用它作干燥剂时常与CaO混合制成碱石灰,以防其潮解。思考: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1)溶解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溶解过程中没有明显的能量变化。(2)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但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所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3)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4)某温度下,将一块氯化铵晶体投入饱和的氯化铵溶液中,氯化铵晶体不会发生任何变化。(5)一定温度时,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二、溶液的有关计算有关溶液的计算,除了必需掌握溶解度S、溶质的质量分数ω的计算公式外,还必需掌握饱和溶液中,溶解度S、溶质的质量分数ω、物质的量浓度c之间的换算关系:三、胶体1.胶体的概念:分散质直径在之间的分散系。胶体粒子不能通过,但能通过。所以分离胶体与溶液的方法是。2.胶体的性质:胶体的性质主要为运动、现象和。3.胶体的制备:将少量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加入沸水中,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反应方程式如下:。思考:各举一例说明胶体特性的应用:(1)丁达尔效应(2)电泳现象(3)不能透过半透膜(4)吸咐性四、分散系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叫做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叫做,物质分散于其中的物质叫做。2.分散系的比较分散系种类溶液胶体浊液水溶液非水溶液粒子胶体分子胶体悬浊液乳浊液分散质粒子离子或分子分子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大分子巨量分子集合的颗粒巨量分子集合的液滴举例食盐水碘酒Fe(OH)3胶体淀粉溶液石灰乳牛奶分散质粒子直径⑴1nm1nm~100nm100nm均一性⑵稳定性⑶久置沉降久置分层能否通过滤纸⑷能否通过半透膜⑸用心爱心专心有无丁达尔效应⑹—试题枚举【例1】右图是M、N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