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本章内容概述金属知识是无机化学中很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其中铁是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铝是仅次于铁,目前已广泛应用的另一种金属材料,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钛是稀有金属的典型代表。它们在工业生产、科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安排在第三章学习,既体现了密切联系实际的思想,又可巩固、复习前述章节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等内容。钠、铝、铁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也是高考的热点之一。二、学习方法指导1.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2.初步认识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重要意义。3.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实验,提高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培养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4.以金属知识的学习为线索,通过阅读、查阅资料、讨论和概括等,培养获取知识及信息加工的能力。通过比较、归纳等,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5.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的学习,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6.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积极提出问题,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等。三、高考命题趋势1、各种代表金属的性质和反应现象2、综合运用一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进行解题3、铝、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和Fe、Fe2+、Fe3+的相互转变的氧化还原反应。4、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金属回收的重要意义。1.《考试大纲》中对金属元素及化合物这块内容可分成二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是钠、镁等典型的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第二部分是其他金属(如铁和铝)元素的化合物。每年的化学高考试题中往往都要考查到典型金属。其中,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镁、铝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在逐渐增加,如它们在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鉴别与推断等题型中都大量出现。此外它们与酸反应的定量计算,Al3+与OH-、AlO2与H+的相对量对反应产物、现象的影响及计算,特别是几个特殊的反应(如Fe与水蒸气的反应等)在无机推断题中出现的频率很高。2.《考试大纲》中有多条类似于“以××为例,了解(或理解、掌握)××××”的内容叙述,如:以过氧化钠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以Fe(Ⅱ)、Fe(Ⅲ)的相互转化为例,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对这些内容的要注意理解实质,达到“举一反三”的要求。在这些内容往往是高考命题的重点。纵观近几年的全国及其各地的高考题中有关于Na及其化合物(特别是Na2O2和水、CO2的反应、Na2CO3和NaHCO3)的内容几乎成了每年的必考内容;再如有关Fe的相关知识在高考题中也屡见不鲜,主要考查①铁的合金及钢铁的腐蚀与防护;②Fe、Fe2+、Fe3+三种价态的相互转化规律,及Fe(OH)2、Fe(OH)3的制备等,希望在学习中引起足够的重视。3.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跟化学实验的综合。近几年的实验试题中比较多地出现了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为落点的实验试题和元素推断题,请大家加以重视。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主干知识梳理金属与氧气反应1、钠与氧气反应(1)钠具有的金属光泽,硬度很.新切开的钠的光亮的表面很快变.(2)用酒精灯加热:钠先熔成_____,然后_____,发出_____,生成一种_____色固体.1总结:4Na+O2=2Na2O(白色固体)2Na+O2Na2O2(淡黄色固体)(3)(删除)Na2O和Na2O2氧化钠过氧化钠化学式电子式氧元素的化合价色、态稳定性与H2O反应的方程式与CO2反应的方程式用途转化关系2、铝与氧气反应(1)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的表面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化学性质稳定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答案:1、⑴银白色;很软;暗;⑵闪亮的小球;剧烈燃烧;黄色的火焰;淡黄色;⑶(删除)氧化钠过氧化钠化学式Na2ONa2O2电子式氧元素的化合价+2价+1价色、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稳定性不稳定,可继续氧化稳定与H2O反应的方程式Na2O+H2O=2NaOH2Na2O+2H2O=4NaOH+O2↑与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