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和运动》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①预习教材26~27页静止和运动的内容②准备:每组一套(小车和玩具人)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够运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模拟实验。2、能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3、能提出探索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需要尊重证据;2、引导学生自觉注重运用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究活动;3、引导学生培养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乐于探求未知,对未知的事物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科学知识1、理解参照物的含义,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个合适的参照物;2、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知道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三、教材分析:内容分析:静止和运动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什么是静止、什么是运动、什么是参照物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等知识却是学生不熟悉的。本课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为研究对象,形象地介绍了什么是运动、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等问题,符合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特点,能够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学情分析:虽然学生能说出生活中的一些静止和运动的现象,但大都是在生活中不自觉的就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的,对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比较模糊。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的运动和静止的概念不同还是不理解。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参照物的含义,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个合适的参照物;难点: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知道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教学方法:1、组织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1、讲解、合作探究百度视频演示相结合教学准备:教师:1、运动和静止的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2、教师准备:小车和玩具大象五、教学过程:一、认识运动和静止导入: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名法国飞行员在驾驶飞机在空中高速飞行时,感觉脸旁有一只小虫在飞,就顺手将它抓住,仔细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你相信吗?(这是真实的)大家在惊诧的同时,【百度搜索】视频http://www.56.com/u61/v_NDYxODQxNjQ.html)也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探究之后,我们就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了。1、师:刚才我们谈到飞机是飞行的,子弹也是飞行的,如果子弹是放在我们的桌子上,那子弹就是……(静止的)那用手抓住一颗子弹就不奇怪了,对吧?在生活中,大家都见过有许多静止和运动的物体,你能说一说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先说静止的:生:房屋,树木、高楼大厦……是静止的。生:教室里的墙壁、课桌、凳子、电视……是静止的。师:运动的物体呢?生:行驶着的汽车、骑着的自行车、航行的轮船、高速行驶的火车……生:飞行的飞机,航行的船只是运动的……生:空中飞翔的小鸟、水里游动的鱼儿生:还有风也是运动的。师:例子举得很好!不仅固体会运动,气体也会运动!2、小实验:问:我们课桌上的科学教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静止的)能让你桌子上的科学教材运动起来吗?学生动手做。汇报:演示你是怎样让他运动的,为什么说它是运动的?3、师小结:正如大家所说,汽车或飞机等相对于地面或地面上的树木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科学上把这种位置的变化叫做运动。(板书:运动)而像树木、大楼、桌椅、书本等对于地面来说它的位置没有变化,这就叫静止。(板书课题:运动和静止)二、描述运动和静止1、师:难道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真的就这么简单吗?(1)师;相信大家都坐汽车吧,大象今天也做了一次汽车,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大象坐车上,路边一人说大象是运动的,大象说我没动,是静止的。到底大象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生:静止,生:运动)(2)实验: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演示大象坐车的的情景。思考刚才的问题?到底大象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小组研究,教师巡视参与了解讨论情况。小组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