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地面抽采煤层气一、地面抽采程序二、开发井网三、钻井四、固井五、完井第一页,共五十七页。一、煤层气地面抽采程序1.井网设计2.确定井位3.确定井类(资料、试验、生产)4.收集地层资料、建立岩性剖面5.设计(钻井、完井、固井、井底连通方式、增产措施、试采)6.施工(钻井、完井、压裂、试采)第二页,共五十七页。二、煤层气开发井网设计1.井网类型选择煤层气布井方式分为4种:1)矩形井网2)棱形井网3)“W”形井网4)单井排采。煤层中的面割理方向渗透性好,端割理方向上渗透性受到限制,从而导致整个储层的渗透性也是非均质的。可以利用非均质地层井间干扰现象,采取适当的布井方式,来提高单井产量。一般以矩形井网为好。第三页,共五十七页。第四页,共五十七页。二、煤层气开发井网设计2优化井网井距优化目的:就是设计合理的井距。因为单井控制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产气的高峰出现的早晚和成本的高低。优化依据:渗透率参数,根据渗透率参数可得到单井控制面积和累积产气量、产气率之间的关系。优化方式:井距需要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第五页,共五十七页。第六页,共五十七页。第七页,共五十七页。三、钻井设计钻井设计包括四个部分:1)钻井地质设计2)钻井工程设计3)钻井施工进度设计4)钻井成本预算钻井设计是组织钻井生产和技术应用的基础,进行单井成本预算和决算的重要依据。第八页,共五十七页。三、钻井设计钻井地质设计要明确提出设计依据、钻探目的、设计井深、目的层、完钻层位及原则、完井方法、取资料要求、井身质量、生产套管尺寸及强度要求、阻流环位置及固井水泥上返高度等.第九页,共五十七页。三、钻井设计钻井地质设计要为钻井工程设计提供邻区、邻井资料,提供地层气、水及岩石物性,提供地层剖面,地层倾角及故障提示等资料。第十页,共五十七页。三、钻井设计钻井工程设计必须以钻井地质设计为依据。钻井工程设计达到的目的:1)应有利于取全取准各项地质工程资料;2)保护煤层,降低对煤层的伤害;3)保证井身质量符合钻井地质设计的要求;4)为后期作业提供良好的井筒条件。第十一页,共五十七页。三、钻井设计1钻井设计的主要内容(1)选择地面井位。在地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根据水源、井场道路、泥浆池位置及井场施工条件等选择钻井井位。(2)确定井身结构并选择钻机。钻机选择依据主要是井深,所选钻机不得超过其最大负荷能力的80%。第十二页,共五十七页。三、钻井设计(3)确定钻头类型、尺寸及数量.(4)设计钻柱与下部钻具组合.(5)钻井参数设计。(6)钻井液设计。(7)固井设计,包括套管柱设计数据、套管柱强度设计、注水泥设计及固井要求。第十三页,共五十七页。三、钻井设计(8)井控装备及工艺技术要求.(9)固相控制要求.(10)防止煤层伤害的技术措施及要求.(11)环境保护要求.(12)钻井施工进度设计.(13)全井成本预算.(14)提交资料要求。第十四页,共五十七页。三、钻井设计1.关于泥浆问题:钻井工程设计要根据钻井地质设计提供的邻井、邻区试气压力资料等,设计钻井液密度、水泥浆密度和套管程序。钻井工程设计必须提出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要求。第十五页,共五十七页。三、钻井设计2关于井身结构设计:井身结构是指一口井下入套管的层次、尺寸、深度,各层套管相应的钻头尺寸以及各层套管的水泥返高.井眼中下入的套管柱分为表层套管、技术套管(或称中间套管)和产层套管(或称生产套管)三种类型.第十六页,共五十七页。三、钻井设计具体井身结构设计要明确如下:1.裸眼井段的长度及深度.在裸眼井段中,应使钻井过程中不发生井漏2.生产套管的尺寸及深度生产套管应满足开采的要求,一般不小于51/2in。3.根据地层,由内向外确定套管层次和两相邻层套管间隙。4.根据地层确定各层套管的下入深度和水泥返高5.增产措施和预防下套管时不会发生压差卡钻的措施。总的宗旨是:井身结构设计由下往上,套管设计由内向外进行,具体复杂程度决定底层复杂程度第十七页,共五十七页。三、钻井设计生产套管和各层套管尺寸确定后,即可确定所需钻头尺寸。套管内径与欲通过的钻头外径之差值,最小不得小于6mm。第十八页,共五十七页。三、钻井设计确定井身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