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AD/CAM系统•CAD/CAM系统的组成与分类•CAD/CAM硬件系统•CAD/CAM软件系统•CAD/CAM系统的设计原则第一页,共三十六页。2.1CAD/CAM系统的组成与分类•CAD/CAM系统的组成•CAD/CAM系统的分类第二页,共三十六页。2.1.1CAD/CAM系统的组成CAD/CAM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计算机存储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生产设备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网络设备第三页,共三十六页。2.1.2CAD/CAM系统的分类•根据CAD/CAM系统硬件及其信息处理方式分–以大型计算机或小型计算机为主机的系统–以工作站构成的系统–以微机构成的系统•根据使用的支撑软件规模大小分–CAD系统–CAM系统–CAD/CAM集成系统•根据使用网络的情况分–单机系统–网络化系统第四页,共三十六页。以大型计算机或小型计算机为主机的系统•此类系统集中配备某些公用的外部设备(如绘图机、打印机、磁带机等)与主机相连。同时接出许多用户工作站及字符终端,如右图所示。•系统特点–主机功能强,能进行大信息量的作业。–系统比较封闭,即开放性较差。–终端用户过多时,会使系统过载,响应速度变慢。–一旦主机发生故障,整个系统就不能工作。–价格也较昂贵。•在20世纪70年代较为流行,目前一般不再采用。第五页,共三十六页。以工作站构成的系统•系统结构如右图所示。•系统的信息处理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一般每台计算机只配一个图形终端。•系统特点–保证了优良的时间响应,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由于工作站本身具有强大的分布式计算功能,因此能够支持复杂的CAD/CAM作业和多任务进程。第六页,共三十六页。以微机构成的系统•微机系统发展非常迅速,在速度、精度、内外存容量等方面已能满足CAD/CAM应用的要求,使一些大型工程分析、复杂三维造型、数控编程、加工仿真等作业在微机上运行不再有大的困难,且价格越来越便宜;•以往一些对计算机硬件资源要求高、规模较大、在工程工作站上运行的CAD/CAM软件逐步移植到微机上,从图形软件、工程分析软件到各种应用软件,满足了用户的大部分要求;•现代网络技术能将许多微机及公共外设连在一起,做到了内部资源共享。•因此,微机系统在中小型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第七页,共三十六页。CAD系统•CAD系统是专门为完成设计任务而建立的,系统具备很强的几何造型、工程绘图、工程分析与计算、仿真与模拟、文档管理等功能。•系统特点–在硬件方面,往往不具备生产系统设备及相关接口;–在软件方面,不具备数控编程、加工仿真、生产系统控制与管理等功能;–系统的规模相对较小,建设成本也低很多。第八页,共三十六页。CAM系统•CAM系统是专门面向生产系统的,具备数控加工编程、加工过程仿真、生产系统及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生产信息管理等功能。•系统特点–在硬件方面,图形输入输出设备相对较少,而大多数是与生产相关的设备;–在软件方面,几何造型、自动绘图、工程分析与计算、运动学和力学分析与仿真等功能很弱或没有。–系统的规模相对小一些。第九页,共三十六页。CAD/CAM集成系统•CAD/CAM集成系统是面向CAD/CAM一体化而建立的,功能齐全、规模较大,集成度较高,具备CAD、CAM的功能,CAD系统与CAM系统共享信息和资源。•系统特点–硬件配置较全–软件规模和功能强大–是目前CAD/CAM发展的主流。第十页,共三十六页。单机系统•各计算机之间没有实施网络连接,而且每台计算机上都具备完成CAD/CAM指定任务所需要的全部软硬件资源,各计算机之间无法进行信息通讯和信息交互,不能实现资源共享。第十一页,共三十六页。网络化系统•网络化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及通讯技术将本地或异地的多台计算机以网络形式连接起来。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可以进行信息通讯和信息交互,完成CAD/CAM任务所需要的全部软硬件资源分布在各个结点上(如图所示),实现资源共享。•系统特点–每个结点速度不受其它结点的影响。–每个结点可以享用其它结点的资源,例如大型绘图仪、打印机等硬件设备,某些公共的应用软件和数据文件等。第十二页,共三十六页。2.2CAD/CAM硬件系统•计算机基本系统•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生产系统设备•网络设备第十三页,共三十六页。2.2.1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