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什么?实质是什么?什么?实质是什么?22、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33、换位思考的实质是:、换位思考的实质是:链接旧知: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走在街头,突然有一位衣衫褴褛的乞丐向他伸出了脏污不堪的手,红肿的双眼里露出的满是希望与乞求。屠格涅夫搜遍了全身,也没有找出可以给他的东西,于是就握住那只脏手,诚恳地说道:“兄弟,我真的很抱歉。”不料,那乞丐却满带笑容地回答说:“谢谢,这已经够了。”屠格涅夫到底给这个乞丐什么,使得乞丐这么感谢他?第九课第三框学习目标1、知道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人是平等的。2、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社会的尊重3、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自学并整理教材1、P109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什么地方①2、P109如何理解人与人之间人格上的平等②3、P109如何理解人与人之间法律地位上的平等③4、P110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我们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①5、P111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弱势群体)有哪些①②③没有生活费的农民工在等待发工资!在京城的某一个地方竟贴出了这样的标语:“严禁民工上厕所,违者罚款50元。”民工连上厕所都没有权利。社会生活中有没有不尊重他人、鄙视他人等不平等的现象?某家具城:年薪10万元以下者谢绝入内!(1)人们在容貌、智力、体力的差异和家庭环境的差异等;(以才压人,以财压人);现实中产生不平等的原因有哪些?(2)职业的不同、权力的不同、地位的不同等;(以权压人,以力压人)(3)民族的差异、语言的差异、地域的差异等金钱、地位、智力、体力、相貌等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人们法律地位的平等。(P109最后一句)我国宪法第二章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弱势群体未成年人女性老年人残疾人是对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的总称。弱势群体包括哪些人呢?尊重从我做起自学并整理教材1、P112尊重他人的要求(怎样做到尊重他人)①2、P112列举不尊重社会的行为②3、P112尊重社会我们应该履行的义务是什么?(尊重社会的具体表现)③4、P113面对环境、生态问题,我们应树立什么理念①公共地盘无人管具体表现:遵守规则、承担责任和维护权利等方面。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社会的尊重。(P112中间一段后三行)•原因:人类生存离不开自然,人类有责任和义务尊重无私奉献的大自然•具体表现: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人生而平等(人格、法律地位)学会尊重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当堂检测1、人生来就是()。A平等的B不平等C境遇相同D条件不同2、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①社会地位平等②财富拥有量相同③人格上的平等④法律地位上的平等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AB3“皇帝和鞋匠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铸造的。”法国思想家蒙田的这句话说明了()A、人的地位是一样的B、人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C、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皇帝和鞋匠是一样的B4、金钱、地位等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人们()A法律地位上的平等B道德上的平等C伦理上的平等D家庭地位上的平等5、我们尊重社会,表现为()A遵守规则B自然责任C维护权利D平等待人AA阅读教材P109“国家总理和普通工人的故事”,回答相关问题。“周总理不放心,赶紧叫身边的工作人员下车办三件事:马上用另一辆车送小刘上医院;不要告诉她车里坐的是谁,以免她心里不安;给她买件新衣服。”国家总理和普通工人的故事说明了什么?人生来是平等的,地位的差异没有超越人格的尊严,更没有超越人们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尽管每个人的境遇和社会地位不同,但是人人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应该得到充分尊重。总理在平等待人上给我们做了榜样,我们要向周总理学习,平等待人,尊重他人,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评一评以下做法,说说可取与否:A小敏的脸上有块红色胎记,但经济有限没钱让她整容,于是她非常怕见生人,甚至连学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