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较主讲人吕煦E-mail:daxue79@163.com1第一页,共三十七页。第二讲中西思维方式之比较AComparativeStudyoftheWayofThinkingBetweenChineseandEnglish-speakingPeople第二页,共三十七页。形象思维综合性思维整体性思维环性思维内向性思维形象思维综合性思维整体性思维环性思维内向性思维抽象思维分析性思维对立性思维直线思维外向性思维抽象思维分析性思维对立性思维直线思维外向性思维3第三页,共三十七页。两位篮坛巨星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但为了体现人类崇高的体育精神走在一起,求同存异,沟通合作。4第四页,共三十七页。一、何谓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有机综合。◆思维方式主要由知识、观念、方法、智力、情感、意志、语言、习惯等八大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动态、有机、复杂的系统。正是这些要素各自的特征及其结构,规定着思维方式的性质、类型和特征,产生思维方式的差异。下页(1)5第五页,共三十七页。◆从人类思维的整体看,思维方式具有时代特点、区域特点、社会特点和民族特点,四者纵横交错,构成网络结构。◆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长久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因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东方以中国为代表,西方古代以希腊、罗马为代表,近现代以北美和西欧为代表。下页(1)6第六页,共三十七页。◆东方和西方属于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因而形成两大类型的思维方式。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生活方式、心理特征、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因素,东方和西方的思维方式从总体上看具有不同的特征,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物质,注重科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意象;西方人重理性、逻辑、实证。东方人好静、内向、守旧;西方人好动、外向、开放。东方人求同、求稳,重和谐;西方人求异、求变,重竞争等等。下页注意:以下凡有横线均为链接(1)7第七页,共三十七页。二、中国人与英美人思维方式的差异(一)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英美人偏好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二)中国人偏好综合性思维;英美人偏好分析性思维(三)中国人偏好整体性思维;英美人偏好对立性思维(四)中国人偏好环形思维;英美人偏好直线思维(五)中国人偏好内向性思维;英美人偏好外向性思维(1)8第八页,共三十七页。(一)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英美人偏好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1.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2.中国人形象思维发达,但逻辑思维不发达3.造成中国人形象思维突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象形文字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4.形象思维的不足之处(1)9第九页,共三十七页。◆形象思维(imagination)指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它是思维的一种形式,即通常所说的想象。◆抽象思维(abstraction)也叫逻辑思维,指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分类,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一种思维活动。(1)10第十页,共三十七页。◆人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的,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要运用各种思维。由于职业的需要,人们在进行思维活动时会有所偏重,如文学家偏重形象思维,数学家偏重抽象思维。任何人种的人都具有思维发展到高级水平的能力,但是,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人们对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偏好也有所不同。(1)11第十一页,共三十七页。◆由于特定的成因,中国人的形象思维很发达。例如,中国文学史中形象类比的手法很丰富,从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元曲,形象类比的方法运用得相当普遍,都是用形象比喻讲明道理的。◆中国古人重视形象,强调思维中的表象作用,而未较好地发展到概念。例如,《论语》有105处讲到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仁”,但“仁”的本义究竟是什么,孔子没有明确说出,使得后来的学者众说纷纭。(1)12第十二页,共三十七页。◆汉字起源于图画,是一种象形文字。虽然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简化,象形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