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通用10篇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1《比尾巴》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儿歌。这首儿歌抓住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儿歌形式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中教师应该以观察图片和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学情分析】一年级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在学前教育中大多数孩子们接触过这首儿歌,这些有利因素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看图识字和熟读课文,认识文中的12个生字和2个新偏旁八字头、鸟字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过程和方法:通过读读看看比尾巴的过程,学习问句的朗读,了解6种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读、看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信息资源】1、猴子、兔子、公鸡等各种动物图片及相关动物尾巴图。2、学生收集查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文字、图片、玩具或模型等资料,注意留心它们尾巴的特点。3、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重点难点】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教学重点;读好书中问句是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媒体出示动物王国画面,以动物王国要举行比赛为题谈话导入,教师相机板书课题。2、引导学生认识比、尾、巴三个生字,注意尾巴的轻音读法。3、释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评析: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又从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出发,先让学生试读、领读,然后教师再重点指导轻声的读法,这一设计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边读边圈划出生字。要求:读正确。教师巡视,个别指导。2、同座互相练读,会读的读给小伙伴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然后请4个小伙伴合作读,尝试互相评价,注意把课文读通顺。3、指名汇报读,请学生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评析: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教师无需设定统一的感知目标,学生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去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因此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创设情境,识字朗读1、看图认读动物名称的生字词。课件出示6种动物,将动物名制成名片,让学生将其一一对应。结合动物图片看拼音读准字音。不带拼音,学生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句子,读一读。2、重点理解短、扁、最。出示生字短、扁、最,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出示兔子、鸭子、孔雀图片,结合图片理解生字短、扁、最。3、点指导问句的读法谁的尾巴短?兔子尾巴短。师重点范读指导好问句末尾词语的升调.学生做游戏,两个小朋友,我问你读,你问我读,看谁的语气读的最像。其他几句问句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尝试读。在问句的指导中,教师帮助学生比较各种动物尾巴,顺势理解最的意思。评析:借助图片识记字词,也能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乐趣。多给学生展示、评价的机会,如你喜欢读哪部分?你哪里比他读的还好?比试着读读。谁还想读,站起来一起读。对于他的朗读,你谈谈自己的看法。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四、指导书写云、公1、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引导学生发现写好这二个字的关键,教师范写。3、学生描红,练写,看谁写的正确美观,写几个不限,直到自己满意为止。4、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评析:引导学生看范字、描红,感知感悟,学会会主动观察,细心书写。在交流体会时自己的想法得到肯定后会有一种成功感,这种成功感又会变成一种动力,从而激发他们今后主动、自觉地观察字形、练习写字。【课后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