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理学选择题一.A型题1.Ⅰ型糖尿病(与第130题相似)()。A.胰岛素2.H1受体阻断药对下列哪一种由组胺引起的效应完全无效?()。C.胃酸分泌增加3.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靶位是()。C.细菌胞浆膜上特殊蛋白PBPs4.β受体阻断剂与利尿药合用后降压作用大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C.协同作用5.阿司匹林可()。A.降低发热者的体温6.阿托品对松弛作用最明显者为()。E.痉挛状态的胃肠道平滑肌7.阿托品治疗胃肠痉挛时引起的口干称为药物的B.副作用8.安慰剂是()。C.没有药理活性的制剂9.氨茶碱的抗喘主要机制是()。B.抑制磷酸二酯酶10.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消除半衰期E.固定不变11.被称为”貭子泵抑制剂”的药物是()。C.奥美拉唑12.苯巴比妥过量中毒为了加速其排泄,应:C.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减少肾小管再吸收13.苯妥英钠的临床适应症不包括()。D.癫痫小发作14.丙磺舒与青霉素合用可增强青霉素的疗效,其原因是D.竞争性抑制青霉素自肾小管的分泌15.部分激动剂的特点是A.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内在活性较弱16.常作为基础降压药的利尿药是()。B.氢氯噻嗪17.大多数药物通过细胞膜转运的方式是B.简单扩散18.当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时,为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浓度,常采用B.首次给予负荷剂量19.对消除半衰期的认识不正确的是B.药物的组织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20.服用巴比妥类药物后次晨的“宿醉”现象称为药物的C.后遗效应21.服用磺胺时,同服碳酸氢钠的目的是()。E.减少不良反应22.服用某弱酸性药物后,如果增高尿液的PH值,则此要在尿中()。A.解离度增高,重吸收减少,排泄加快23.负荷剂量为常规剂量的C.1倍24.副作用的产生是由于D.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25.副作用是在哪种剂量下产生的不良反应B.治疗剂量26.副作用是指E.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27.钙拮抗药一般不用于下述何类疾病的治疗()。D.缓慢性室上性心律失常28.肝肠循环是指B.药物自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后,在肠道被再吸收又回到肝脏的过程29.肝素的抗凝机制是:()。D.加速抗凝血酶(ATIII)灭活凝血因子IIa,XIIa,IXa,Xa30.肝素过量时的拮抗药是()。C.鱼精蛋白31.感染病人给予抗生素杀灭体内病原微生物为32.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D.氢氯噻嗪33.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不宜选用()。E.氢氯噻嗪34.高血压伴哮喘患者不宜选用()。A.普萘洛尔35.关于t1/2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B.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量36.关于肝药酶诱导剂,错误的叙述是()。D.延长其它药物的半衰期37.关于生物利用度的叙述错误的是D.与制剂的质量无关38.关于药物在体内转化的叙述错误的是C.P450酶对底物具有高度的选择性39.琥珀胆碱是()。D.除极化型肌松药40.磺酰脲类降血糖的主要机制是()。A.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41.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称为B.耐受性42.甲状腺危象(与第104题相似)()。C.丙硫氧嘧啶43.简单扩散的特点是D.顺浓度差转运44.解磷定治疗有机磷酸酯中毒的主要机制是()。A.与磷酰化胆碱酯酶上的磷酰基结合形成复合物,继而使胆碱酯酶游离复活45.解热阵痛药的解热作用主要是由于()。B.作用于中枢,使PG合成减少246.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应选用:()。C.林可霉菌47.竞争性拮抗药是()。E.和激动药竞争相同的受体48.具有耳毒性的利尿药是()。A.呋塞米49.军团菌病首选()。E.红霉素50.卡托普利的抗高血压作用机制是()。B.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的活性51.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是()。C.高血压危象需紧急处理52.可翻转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药物为()。B.酚妥拉明53.可选择性扩张脑血管的钙拮抗剂是()。D.氟桂嗪54.可以引起幼龄动物关节损害的抗菌药物是()。D.喹诺酮类55.可用于治疗抑郁症的是()。B.氟西汀56.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不包括:()。D.没有耐药性57.扩张支气管的药物有()。A.麻黄碱B.氨茶碱C.异丙肾上腺素58.利尿药用于高血压时()。D.中效类利尿药首选59.硫脲类的基本作用是:()。E.抑制过氧化物酶,使T3,T4合成受抑制60.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不包括哪一项?()。B.肌强直及运动增加61.氯丙嗪治疗精神病的作用原理是()。B.阻断中脑-皮质和中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