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3雪梅|人教(部编版)课题卢梅坡《雪梅》执教年级诗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文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本诗,背诵本诗。教学2、了解诗的大意,体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目标3、把本诗改写成现代文。教学重难点: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流程备教学过程注1、同学们,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把雪与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泽东《卜导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插入课件:诗歌《卜算子·咏谈话引入明确目标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卢梅坡的《雪梅》吧。2.播放第二张幻灯片师诵读,配乐。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读1、同学们,读古诗,讲究的是抑扬顿挫,你能给这首诗多种形式熟读·吟诵划划节奏吗?(播放第三张课件:无节奏符号的诗文——有节奏符号的诗文)2、让我们跟着诗的节奏再读一读吧,看谁能读出诗的韵味来。1.梅花和雪花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同学们,如果你是诗人入你会怎么评价它们呢?转化角色2.课件: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入言·入境3.这两句诗写出了雪梅的什么特点呢?对,梅香雪白(播放课件:梅香雪白)1.诗的后两句巧妙的道出了梅与雪的长处与不足:梅不悟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那么,这首诗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课件提问)2.原来诗人借雪梅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真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1.你知道吗,诗人卢梅坡为雪梅作诗两首,让我们再去迁看看另一首吧。举一反三得法·得诗(课件出示:《雪梅其二》宋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2.在这首诗里,你还能看到雪梅争春难分胜负吗?是的,它们已不再争春了。因为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花,梅花在雪花的映衬下变得精神焕发,而雪花有了梅花的点缀,也变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同学们,刚才我们从古诗《雪梅》里,感悟到了其中蕴涵的道理。现在,我们就试着把它改成现代文。大家看用诗,小处入手书写·练笔说从雪梅之争来考虑,我们赋予二者以生命,可以写成童话。从诗中蕴含的道理来想,我们可以把它改写成寓言。当然,我们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把它写成一篇散文。总之,大家应充分的想象,把内容写具体。最后,我们就请同学将改写的故事读给大家听听吧。梅开雪飞北风呼啸,天空之中飘起了雪花,逐渐地,越来越大,评说典故评说·典故落在屋顶上、山坡中、河水中,它冰封了一切,让一切成为白的童话。一棵梅花树的枝上落满了雪花,梅花也正在悄然开放,慢慢地,他它绽开了笑容,绽放了生命。这棵树上香飘飘、白茫茫,却是如此寂静。然而寂静终于被打破了,梅花醒了,说:“你是什么东西,落在我身上?”“我是雪。”雪说。“雪?你怎么也是白的?咱们俩谁白?难道你也来与我争报春使者,争美丽迷人,争白的历史吗?”雪见梅口气真大:“我比你白,我才是报春使者,我才美丽迷人,我才是白的历史!”梅和雪争论不绝,互不相让,不可开交。一位兴致勃发的诗人慢慢悠悠地来到雪和梅跟前,它们俩见一人来,便异口同声:“你说我们俩谁白,谁才是报春使者,谁美丽迷人,谁才是白的历史?”诗人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北风的寒冷使诗人顿时明白:“雪,你当然比梅白,但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