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期期中地理试卷2023.1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二个大题,满分50分。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所在学校、姓名、考场、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宇宙线被称为“宇宙信使”,是宇宙高能粒子流的总称。四川省稻城县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是世界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宇宙线观测站。据此完成1~2题。1.通过手机查找海子山的地理位置,用到的是()A.政区图B.电子地图C.气候图D.遥感影像2.数据4410米是指海子山与()A.海平面的垂直距离B.地面的垂直距离C.青海湖的垂直距离D.山麓的垂直距离3.推动人类探索宇宙的关键因素是()A.通信B.交通C.科技D.市场下面为地球仪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地球上的四地。读图,完成4~6题。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古人一开始就认为地球是球体B.地球和地球仪都是规则的球体C.在地球两极可看见真实的地轴D.借助地球仪可演示地球的自转5.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描述正确的是()A.甲位于北寒带B.乙在地球最长的纬线上C.丙位于低纬地区D.丁在东西半球分界线上6.2020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到陕西考察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大致位于(33.8°N,108.9°E)。甲、乙、丙、丁四地与其最接近的是()A.甲B.乙C.丙D.丁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有多名宇航员进入太空。下图为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天宫”中拍摄到的绝美地球景观照片。读图完成7~8题。7.在空间站能观测到地球表面的()A.经线B.纬线C.地轴D.海洋8.在空间站,可见证地球()A.是巨大的球体B.天圆地方C.围绕太阳公转D.围绕月球公转读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完成9~10题。9.下列对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及其特点的判读,错误的是()A.①是非洲,是热带面积最广的大洲B.②是欧洲,全在北半球C.③是印度洋,全在南半球D.④是北冰洋,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10.大洲①和大洲⑤的分界线是()A.苏伊士运河B.白令海峡C.巴拿马运河D.乌拉尔山脉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11~13题。11.图中甲地在乙地的()A.东南B.东北C.西北D.西南1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最陡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13.图中乙、丁两地的相对高度为()A.100米B.200米C.300米D.400米小明计划到澳大利亚留学。读世界语言分布图据此回答14~15题。14.小明通过世界语言分布图可知需要加强学习的语言是()A.英语B.法语C.西班牙语D.阿拉伯语15.为更好地适应当地生活,他最好了解以下哪一宗教习俗()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国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下图示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政策的动态调整。据此完成16~17题。国家提倡“只生一个”提出实施。“全面二孩”提出实施“三孩政策”16.1980年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为了()A.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B.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C.遏制人口增长过快势头D.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17.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①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②人口政策调整要适应人口发展变化③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④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读聚落和特殊民居景观图,完成18~20题。18.图中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正确的是()A.城市,这里人口密集B.乡村,这里有河流C.城市,这里建筑物高大密集D.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19.该聚落地处()A.雪峰连绵的高原B.地表崎岖的山区C.干旱缺水的荒漠D.一望无际的平原20.因纽特人居住的冰屋低矮而厚实,原因可能是()A.抵御暴雨B.抗寒保暖C.利于散热D.通风透气二、综合题(本大题有4个小题,共30分)21.“青岛号”是第一艘以我国城市命名的克利伯环球帆船赛船。读“环球帆船大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