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小熊住山洞》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住在山洞里的小熊一家想造一间木房子。可走近森林,他们始终舍不得砍树,多年过去了,他们依然住在山洞里。课文用流畅简洁的笔触把我们带进了大森林美丽的景色之中,通过小熊一家始终舍不得砍树造房子的行为,表达了人类保护大自然的愿望,最后以动物献上手捧的鲜花来赞扬小熊一家高尚的情操。本文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意在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事行文优美、图文并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连环画形式出现,语言浅显,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接触过无拼音标注的课文,文中部分内容结构相似,用字重复出现,因此,课文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此外,学生虽然明白要保护树木,却不能很好地去实践。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树木存在的重要性,强化学生保护树木的意识,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保护树木。教学设计说明根据新课标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安排教学,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带进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中。2、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先有学生自主认字,自己想办法记字,再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识记情况进行指导。3、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认识小熊一家的环保行为,注重情感的渗透。4、在美读课文中,培养学生语感。教学目标:1、认识“砍、造、满、舍、结、年、直、动、束、丽”10个生字,会写“年、左、右”3个生字,认识“石”字旁。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美读课文,培养口头表达能力。3、在学习中体会到要保护大自然,认识到小熊一家的行为是一种美德。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10个生字,会写“年、左、右”3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了解树木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树立学生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意识,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教学方法1、采用动画的形式出现,图文结合的方法学习课文。主要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想一想的方法学习课文。通过读感悟林中环境之美,小熊一家行为之美,从而欣赏美、感悟美、表达美。2、在学生自主识字的基础上,用说顺口溜、猜字谜的方法巩固识字。3、通过表演的形式,通过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习方法1、自主识字,小组合作识字。2、图文结合,美读课文,感受森林的美丽,和小熊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品德。教学媒体多媒体(图片、朗读录音、投影录像、动画)等优化组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师:小朋友们,老师带你们去美丽的大森林里看一看,好不好?(播放课件)你们看,这就是大森林,这里有高高的松树、绿茸茸的小草,还有叽叽喳喳叫的小鸟、蹦蹦跳跳的小鹿,他们就生活在这里。森林边有个山洞,山洞里住着小熊一家,你想不想去看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小熊住山洞》。(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通过课件中的画面、音乐、教师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与大自然、动物的距离,开始了与小熊一家的交流。让学生圈点,主要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二、读课文,识生字。1、再次自读课文,识字。猜猜生字小淘气的读音,也可以问老师和同学。如果还有不会的,就先放放。2、听读课文,识字。(1)、播放课件(录音),其中生字用红色标出,要求学生认真听。(2)、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通顺。(3)、齐读生字。3、课件出示全部生字(带拼音)。师:同学们,现在先把你认识的字读一读,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男女生分行读。)4、小组合作读课文,读中巩固识字。5、识记生字。再次出现全部生字(隐去拼音),请学生当老师领读。6、全班交流识字。师: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哪个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教师适时点拨:师:有脚真开心,无脚直犯愁,区别“直、真”。猜字谜:石头打哈欠。(砍)一口咬掉牛尾巴,伸长腿儿走得快。(造)7、开火车认读生字。用你喜欢的生字组词或说一句话。(在语言环境里识字,通过多读、说顺口溜、猜字谜等方法,与生字常见面。全部生字的识记体现梯度。“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去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