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第三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的开篇告诉我们,世间的美好大抵都从河流开始。城市近郊的滹沱河是石家庄人的诗与远方,它从山西远道而来,东穿太行山脉进入河北,全长588公里的河道,却有近200公里留在石家庄。它的慷慨与(juànliàn)换来石家庄人的最高礼遇,增加水利设施,缓冲滹沱河曾经喜欢泛滥的脾气。走得再远,邢台人魂牵梦绕的永远是七里河;武烈河陪伴着承德人的日常;清水河逶迤而过,二十多座彩虹桥(cìdì)排开,串联起张家口人的共同记忆。每一条河,流淌的是历史,是记忆,是这方水土的文化渊源;每一条河,奔涌的是希望,是未来,是两岸人们的美好向往。(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①(juànliàn)②(cìdì)(2)给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①设施②流淌(3)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可以把它换成“_______”。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甲]“,”,以浅显的比喻和巧妙的双关,写对爱情的至死不渝,现在又用来赞美爱岗敬业、奉献不止的精神。[乙]“”是一枚印章,上面的文字是“学学半”,“学学半”是《兑命》中的一句话,意思是“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丙]春社是我国最为古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今仍有些地区古风犹存,人们在春社时吹箫击鼓,举办活动。(1)请在甲段文字空缺处填上相应的诗句。(2)乙段文字中加点的句子,也出现在选自儒家论著的汇编《_______》中的课文《虽有嘉肴》里,这句话佐证了课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3)丙段文字中,加点的词语可以使我们联想到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语言表达3.下面是甲骨文、何尊两件文物的宣传图,图片上附有简短的宣传语。请从中选出一张你喜欢的图片,结合链接材料谈谈图中宣传语的妙处。我选图片_____,其宣传语的妙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三、基础知识综合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古老的大运河蜿蜒曲折近3200公里,地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千百年来,运河沿线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存,2014年6月,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今,大运河沿线许多城市都建立了博物馆或展厅,让运河文化遗产“讲述”历史,比如,河北沧州博物馆的“大运河北——河北省大运河文化展”展厅。(1)你的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语文实践活动,探访大运河河北段,来到了“大运河北”的展厅,看到了如图的对联,请你帮助资料收集小组,用正楷字将这副对联抄写下来。上联: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2)坐落于运河之畔的河北省馆陶县粮画小镇寿东村以“粮食画”闻名,如图是展览上的一幅粮食画作品,请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这幅画画面的主要内容。(画中的文字不必介绍)。四、诗歌鉴赏5.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这首词的上阕用“我欲”“_______”“何似”来体现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情感起伏——从对月宫的_______,到犹豫不决,再到对人间生活的不舍。(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与本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借月寄情,请简要说明两位作者在以上句子中,分别借“月”寄托了怎样的情感。五、课外阅读6.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袁枚论读书余少贫不能买书,然好之颇切,每过书肆,垂涎翻阅,若价贵不能得,夜辄形诸梦寐,曾作诗曰:“塾远愁过市,家贫梦买书。”及作官后购书万卷翻不暇读矣。有如少时牙齿坚强,贫不得食,衰年珍羞满前,而齿脱腹果①,不能屡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