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照()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万元。A.《公司法》三十B.《合伙企业法》三十C.《公司法》五十D.《合伙企业法》五十52、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等情况。A.试用期B.培训C.保守秘密D.工作岗位53、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A.半B.一C.二D.三54、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向其按月支付报酬。A.最低工资标准B.最低生活保障标准C.行业工资指导线D.失业保险金领取标准55、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订立()。A.劳动合同B.集体合同C.用工协议D.劳务派遣协议56、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劳动合同法》。A.国家机关B.事业单位C.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D.社会团体57、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有关规定执行。A.《劳动合同法》B.《民法通则》C.《合同法》D.《公务员法》58、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A.试用期B.劳动报酬C.培训D.保守秘密59、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的标准执行。A.用工单位所在地B.劳务派遣单位所在地C.被派遣劳动者户籍所在地D.工资发放地60、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的权利。A.相同B.同等C.同工同酬D.同样61、劳务派遣一般在()、辅助性、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A.长期性B.固定性C.流动性D.临时性62、劳务派遣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赔偿责任。A.共同B.连带C.按份D.违约63、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小时的用工形式。A.四二十四B.四二十八C.六二十四D.六二十八64、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A.可以订立口头协议B.不得订立口头协议C.必须订立书面协议D.不得订立书面协议65、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A.不得影响B.优先于C.可以代替D.依赖于66、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约定试用期。A.可以B.不得C.自愿D.必须67、国际劳工组织关于非全日制就业的专门公约是()。A.《非全日工作公约》B.《灵活就业公约》C.《就业政策公约》D.《青年夜间工作公约》68、国务院()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A.公安B.卫生C.劳动D.工商69、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在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应当听取()、企业方面代表以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A.全体职工B.工会C.职代会D.职工大会70、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A.违约金B.赔偿金C.劳动报酬D.培训费71、非全日制用工终止时,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A.无义务B.以劳动者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C.以劳动者每工作满一年支付半个月工资的标准D.以与全日制用工相同的标准72、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A.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B.劳动者住所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C.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公布的平均小时工资标准D.劳动者住所地人民政府公布的平均小时工资标准73、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日。A.三B.七C.十D.十五7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