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导学案学习内容:六年级数学上册126—128页学习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2、自学例1,培养用多种方法,如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重难点:用假设法、方程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学习形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学习过程:一、背景链接大约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同学们知道这道题的意思吗?请试着说一说。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也正是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为便于研究,我们就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吧。二、自主学习我能行!(我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问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鸡有()只脚,兔有()只脚,鸡和兔共()只,鸡和兔共()只脚。方法1:列表法鸡/只8765兔/只01一共的脚数1618鸡有只,兔有只方法2:画图法(下面有8个“头”,给他们配上“脚”)我是先把它们都看作是,在每个“头”下配只脚,用去只脚,与26只脚相差了条,那么相差的这些脚怎么办?通过画图我得出:鸡有只,兔有只方法3:假设法假设笼子里都是鸡,那么8只鸡就有只脚,但实际笼子里有26只脚,这样我们就少算只脚。为什么少?因为我们把兔的4只脚算成了鸡的2只脚,每只兔都少算只脚,所以兔有只,鸡有只。列式:兔:鸡:假设法也挺好用吧,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假设呢?假设方法4:列方程列方程首先要找出题中的()关系式。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是由哪些?接下来应该设出合适的()数列方程并解答:三、小组交流合作要求:1、组内成员互相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2、小组长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3、对于感到疑惑、困难或有不同看法的问题要做出标记,便于交流时提出。四、展示汇报请同学们大胆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提出自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认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五、快乐达标解答问题:(选你喜欢的方法解答)(1)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脚和鹤的脚共有112条。龟、鹤各有几只?(2)全班一共有38人,共租了8条船,大船乘6人,小船乘4人,每条船都坐满了。大小船各租了多少条?(3)新星小学“环保卫士”小分队12人参加植树活动。男同学每人栽了3棵树,女同学每人栽了2棵树,一共栽了32棵树。男女同学各有几人?六、自悟自得谈一谈你对“鸡兔同笼”问题的收获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