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三单元,9,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一课时说课,部编版《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一课时说课一、教材分析《生活离不开规则》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二课,本单元围绕“公共生活”这一学习主题,设计了三课内容,本课的落脚点在抽象的规范上。关于规则教育在低段教材中更多的是蕴含在相关的场景中,三年级规则教育结合学校和社会生活进行,四年级主要结合班规进行,因此本课教学是低年级规则教育的延伸,也是高段教学的衔接铺垫。《生活离不开规则》由两个板块组成,分别是“生活处处有规则”、“守规则要自觉”,分为2个课时。我说课的内容是第1课时,即教材第58-61共4页内容。第58页呈现了一个游戏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游戏活动体会规则的意义;第59页的四个场景,旨在引导学生寻找学校、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第60页呈现了上下楼梯、马路上行车、上下公交车三个场景,旨在引导学生思考没有规则或者不遵守规则的严重后果,从而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有规则,且人人都能遵守规则才能让人们产生幸福感和安全感;教材第61页阅读角讲述了一个由于上下楼梯不遵守规则而发生______的真实事例,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没有规则或不遵守规则带来的危害;下面的表格是引导学生思考规则的作用,从而认识到规则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文明,更有序,更安全,更幸福。二、学情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现状,我对本校三年级学生进行了课前访谈和实地调查,发现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最初阶段的规则意识,能够主动发现学校和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规则现象,例如:近期学校重点实施的防控疫情规则,在上下学、过马路、坐车等熟悉的生活中需遵守的规则,并具有一定搜集和信息的能力。但有很多学生处于他律阶段,对生活领域了解是零散的,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有些学生会受部分成年人缺乏规则意识的负面影响;有些人希望别人遵守规则自己却不愿受规则约束,也不愿意自觉遵守规则。因此本课时通过游戏、调查、讨论、汇报、判断、对比、反思等形式让规则意识走进学生心中,让学生体验没有规则的后果,了解规则的作用。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了解,根据课程标准的第3条和第7条目标,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通过游戏,体验什么是规则。2.通过探究,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树立规则意识。3.了解规则的作用,懂得规则对每个人既是约束也是保护。本课重点: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树立规则意识。本课难点:了解规则的作用,懂得规则对每个人既是约束也是保护。四、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本课教学分为四大板块:创设情境,体验规则;我是小记者,寻找规则;我是小法官,了解作用;儿歌总结,齐诵提升。(一)创设情境,体验规则1.老师谈话引出“抢凳子游戏”。※学生第一次无规则游戏后,谈谈做游戏的感想和不快乐的原因。※教师出示玩“抢凳子”游戏的规则。※学生第二次遵守规则玩游戏,理解有规则的游戏既公平又开心。2.学生介绍自己经常玩的游戏及要遵守的规则。3.明确规则的定义并小结:同学们,每个游戏都离不开规则,这样才能让大家觉得公平,也玩得开心,可见规则多么重要。(板贴:离不开规则)【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从无规则玩游戏到出示规则再到遵守规则玩游戏,唤起学生对规则已有的生活认知;并通过说游戏规则,让学生在原有的理解上有所增量,明白玩游戏要有规则,才能玩得开心。】(二)我是小记者,寻找规则游戏有规则,生活中也是处处有规则。让学生化身小记者,一起去查一查、找一找、问一问。(板贴:生活)1.学校生活有规则※引一引:今年开学非常特殊,我们共同践行着各种各样的规则,学校里到底有哪些规则呢?观看前方小记者带来的两段视频(排队下楼和洗手视频)。※议一议:明确小组合作规则后,小记者们讨论交流调查到的学校规则。※说一说:小记者汇报调查到的学校生活不同地方需遵守的规则,如:进校门、教室内、体育课、放学……小结:我们的学校生活真是处处有规则。(板贴:学校处处有)2.社会生活有规则除学校生活外,大家还发现哪里有规则呢?※播一播:小组根据课前调查表以幻灯形式汇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