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百花园四》课题四年级第四单元《语文百花园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分类积累词语.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2、方法与过程: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仔细观察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变化,着重围绕家乡的一方面变化进行描写,写出家乡前后变化的不同,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重点分类积累词语。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教学难点把句子写具体。仔细观察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变化,着重围绕家乡的一方面变化进行描写,写出家乡前后变化的不同,有顺序的、语言具体的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去语文百花园看看,好吗?2、语文百花园一定要答对了问题才可以走进园中。二、百词竞放园1、读一读,比一比,使这组词把它们区分开。今()令()氏()氐()琴()铃()纸()低()吟()岭()昏()底()零()抵()怜()砥()邸()(1)读一读,结合字音字形找规律。(2)比一比,看谁组的词又多又准确。2、比一比,找规律出示:甘甜湖泊宽阔浑浊好歹忘记动静虚实(1)读词找规律。(2)想一想还有哪些词有这样的特点,再写出几个。三、语文大观园离开百词竞放园,我们一起去妙语堂看看.1、看看下面的句子有什么毛病,动笔改一改。(出示句子)2、读读背背,谁背的最快谁就可以最先进入下一个园子。四、丰收园1、读短文,试着回答短文的问题。2、出示:奥运图标(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对了这就是奥运会徽,你们猜猜,它们都代表那一年的奥运会?(2)仔细观察会徽,试着用语言描述会徽的样子。五、妙语堂(练习句、段、篇)妙语堂里妙语连珠,我们将在这里有什么发现呢?还是进去看看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你能说说你的家乡在近些年来的一些变化吗?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最近老师发现有的地方新架了过街天桥,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你们有没有发现近年来我们周围还有什么变化?2、全班交流。二、顺势导入,交流信息,资源共享1、能不能动动你们的小脑瓜想一想,我们身边的这些变化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2、学生讨论交流。3、听了大家的发言,你们都有什么感受?4、学生畅所欲言。三、独立思考,选准切入点,自主习作1、从同学们的谈话中,我深切感受到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关注之心。你们想利用手中的笔来写写家乡这些巨大的变化吗?2、(小黑板展示习作要求)我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选择变化最大,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两个方面,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注意语句通顺,重点突出一个“变"字,来反映家乡在前进,越变越美好。3、学生独立思考,选准切入点,开始习作,教师巡视指导。四、自查互评,修改完善,展示共赏1、轻声朗读自己的文章,边读边修改。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赏。3、认真预写,择优在“我能写我会写"习作栏中张贴,全班共赏。练习作业设计修改作文,誊写作文。板书设计相关知识链接二次备课教学反思编写组成员:审稿: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2。能结合注释及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3。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宿新市徐公店》.4。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教学重点1.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2.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宿新市徐公店》。教学难点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一、谈话引入,板书课题,简介作者,解释课题,引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板书课题,课件出示课题,学生齐读)2。简介作者。3.解释课题.质疑,诗人为什么对农村生活那么情有独钟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去感受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引入新课.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诗句,读出节奏1.自读古诗,读正确字音,学习生字词。2.听录音范读,感受节奏,划停顿,读出节奏。3。多种形式读古诗。三、细读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意(一)先学1。请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