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欣赏解题•伯牙绝弦:绝,断绝。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了。“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朗读课文,注意停顿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翻译课文•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翻译课文。大家两人一组互相翻译给对方听,找出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向老师求教。翻译课文•请同学来翻译课文,一人翻译一句,先把句子朗读一遍,然后解释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最后翻译整个句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善于,擅长。•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太好了。“峨峨”,高。“兮”,啊。“若”,好像。•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说:“太好了!简直就像高大的泰山啊!”•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洋洋”,广大。•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所念”,所想到的。“得”,懂得。•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谓”,觉得。“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破琴”,把琴摔碎。“复”,再,重新。•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了。反复朗读,思考问题•1、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2、伯牙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音乐家,生活中应该不缺少别人的赞美,但他因为钟子期的死而“绝弦”了,你怎样看待他的举动?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钟子期死了,伯牙再也没有了知音,再也没有人能真正欣赏自己的音乐,理解自己的感受,所以他决定“绝弦”。同时他的举动也是对知音的悼念。“世再无知音”欣赏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之交淡如水;莫逆之交;士为知己者死;管(仲)鲍(牙叔)之交;刎颈之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忘年之交;患难之交;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酒逢知己千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