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国培计划物理班益新中学实习组施进军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正确将电流表接入串、并联电路,并会画出相应的电路图。•掌握电流表的正确读数方法。•会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串、并联电路各自电流的规律。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加以评估”的探究环节。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对自然学科探索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学生对完整探究环节的学习。教学难点:学生对环节中“评估”的认识及表述。课前预习:串、并联电路及电流表的使用。教学媒体:学生用:初中物理学具(实验盒);教师用:彩灯两串(实物),大屏幕投影,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串、并联电路及其应用。打开事先准备好的两串彩灯(一串并联,一串串联)。(说明:创设情景,使学生体验物理观察过程中的乐趣。)师:(设置问题1)这儿有一串小彩灯和一串大彩灯,你们在哪儿见过?生:(回答。)(说明:学生回答很踊跃,列举了圣诞节商店橱窗里装饰灯的大量事例。)师:(设置问题2)这两串彩灯是串联还是并联?用你们前面学过的知识说一下判断的方法。生:(小组讨论并回答。)(说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回忆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师:谁愿意动手试一试?(说明: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生:(动手实验验证。)师:(鼓励。)(说明:给学生适时适当的鼓励。)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说明:时刻注意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二、引入新课。师:除了前面学过的串、并联电路的一些问题外,同学们还想知道关于串、并联电路的哪些新的问题?生:(思考、小组讨论、回答。)(说明:把驾御课堂的权力交给学生,找到本节课要讨论的主题,即使学生的答案与本节内容无关,也要作出记录,课后可以作为小组探究或个人探究的课题加以解决。)师:(板书课题。)三、进行新课。1.提出问题师:我们先来研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说明:从简单到复杂。)2.猜想或假设师:电流在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灯泡中会有怎样的规律呢?请同学们讨论并说出猜想的道理。生:(思考、小组讨论、回答。)师:(板书学生的猜想,学生口述猜想的道理。)(说明:有的学生猜想:在彩灯的下垂部分电荷积聚,可能电流更大;有的学生猜想:在经过用电器后,电能损失,电流可能变小等。)(说明:不断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要求思维的多样性。)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猜想,到底谁的想法是正确的?该怎么验证呢?生:实验。(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3.设计实验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参看器材,边讨论边合作设计实验方案。生:(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方案。)(说明:教师要参与学生的探究设计环节,倾听学生的思路,并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学生共同学习。)生:(实物投影展示设计方案。)(说明:高效率的交流使学生从别人的方案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师:(鼓励。)(说明:将实验设计中相同、相似方案的学生重新分组,形成合作、竞争的学习气氛。)(说明:从实际情况看,重新分组后,学生有了归属感、荣誉感。以小组为单位通力合作,取长补短。尤其在分析论证过程中,为“捍卫”观点,据理力争,学生的自身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大大提高。)4.进行实验师:(设置问题: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基本要点。)生:(回忆、思考、回答。)师:请做完实验的同学将数据填到黑板上的表格中。生:(进行实验、填表。)表格I1I2I3……我的测量1我的测量2……(说明:取得学生大量的数据,便于总结结论。)师:(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操作展示。)生:(分组展示。)(说明:学生在分组展示中团结协作、相互补充,并回答其他同学的质疑。)师:(鼓励。)5.分析论证师:谁能从黑板上大量的数据中找到串、并联电路的规律?生:(思考、回答。)(说明:此环节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能力在争辩中得到提高。)生:(得到结论。)师:(归纳、鼓励。)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