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教学形式,手段多变李俊芝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是很短暂的。如果第一个词是老师领读第二个词也是,那么第三个就要请优秀的学生当回老师了。第一遍读课文是齐读,第二三遍最好自由读,或者同桌之间互相读。读书,读词不要让学生扯着嗓子读(低年级易犯这个毛病)。如果要求全班学生读单词,能不能声音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那一定是很有趣,很有意境的。板书“大”和“小”,故意把“大”写得大大的,把“小”写得小小的;板书课题《骆驼和羊》,故意把前者写大,后者写小;板书课题《鲸》,故意把这个字写得斗大,如此,学生一定发出会心的微笑。这也是变化。第一次分角色朗读,全由学生参与,第二次你如果参与进去,学生一定会读得更有精神。这个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那个词则请他们以动作表示;这个词请学生用它说句话——在应用中理解,那个词请他们查查词典。讲翠鸟、燕子的外形画简笔画;讲鲸,则让学生看图片。学习《劈山救母》让学生讲故事,学习《桂林山水》,刚让他们看桂林山水的课件,并背诵„„这都叫“变化”。没有变化,学生会生厌;没有变化,也就没有教学艺术。我的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句话很好,教师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我的感想是,遇教先思考,你要教孩子,就先得让孩子思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