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与输血技术输血与输血技术天津医科大学检验学院血液学教研室天津医科大学检验学院血液学教研室输血基本概念输血基本概念输血:输血:它是指将人类某一个体的血液或血液成分输给它是指将人类某一个体的血液或血液成分输给另外一个个体的过程,输血包括全血输注和成分输注。另外一个个体的过程,输血包括全血输注和成分输注。全血输注:全血输注:指血液全部成分的输注,包括血细胞、血指血液全部成分的输注,包括血细胞、血浆抗凝剂和保存液。全血输注分为新鲜全血和保存全浆抗凝剂和保存液。全血输注分为新鲜全血和保存全血两种。血两种。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血液的各种有效成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血液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分别制成高纯度或高浓度的制剂,根据患者的疾分分离,分别制成高纯度或高浓度的制剂,根据患者的疾病需要选择性的补充所需的血液成分的输血方法。病需要选择性的补充所需的血液成分的输血方法。输血是医学临床上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输血包括血液的收集、分离、保养和储存,配血和输注众多环节。近年来随着血液免疫学和细胞分离技术研究的深入以及先进技术的不断完善,输血尤其是成分输血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和发展。第一章采集、储存第一章采集、储存第一节采血第一节采血为了确保血液的质量,保证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目前我国对献血者制定了严格的筛选条件,献血者献血前必须经过严格的体格检查和血液检查。献血员基本条件:献血员基本条件:一般条件:年龄18~55岁,体重:男性≥50kg、女性≥45kg,既往无肝炎等法定献血禁止病史等献血员体格检查:血压12~20/8~12kPa、脉压差≥4kPa(90~140/60~90mmHg、脉压差≥30mmHg,脉搏60~100次/min,体温正常,其他皮肤、五官、四肢、心肺、腹部体检正常。献血员血液检查:血型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RH(D)鉴定,血红蛋白测定,男≥120g/L,女性≥110g/L,丙氨酸转氨酶(ALT):赖氏法≤25单位,HBsAg阴性(酶标法)、丙肝病毒抗体阴性(酶标法),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酶标法),梅毒试验阴性(RPP法或TRUST法),对于疟疾高发区应检测疟原虫。初复检两次。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二百毫升,最多不得超过四百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六个月。甲型肝炎临床治愈一年后连续三次每次间隔一个月化验正常可参加献血。免疫接种后献血的规定:1.接受麻疹、腮腺炎、黄热病、脊髓灰质炎活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二周后,或风疹活疫苗、狂犬病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四周后可献血;被狂犬咬伤后经狂犬病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一年后方可献血。2.接受动物血清者于最后一次注射四周后方可献血。3.健康者接受乙型肝炎疫苗、甲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不需推迟献血。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献血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献血11.性病、麻疯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性病、麻疯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2.肝炎病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丙型肝炎抗体阳.肝炎病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丙型肝炎抗体阳性者。性者。33.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过敏患者,如经常性荨麻疹、支气.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过敏患者,如经常性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单纯性荨麻疹不在急性发作期间可献血)。管哮喘、药物过敏(单纯性荨麻疹不在急性发作期间可献血)。44.各种结核病患者,如肺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及骨结核.各种结核病患者,如肺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及骨结核等。等。5.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种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6.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支气管扩张肺功能不全。7.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如较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急慢性肾炎以及慢性泌尿道感染、肾病综合症、慢性胰腺炎。8.血液病患者,如贫血、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出、凝血性疾病。9.内分泌疾病或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如脑垂体及肾上腺病症、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10.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脑炎、脑外伤后遗症、癜痫、精神分裂症、癔病、严重神经衰弱等。11.寄生虫病及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