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目标与审计业务约定书课件•审计目标概述•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目标的实现•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执行与监控•审计目标与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案例分析01审计目标概述审计目标的定义01审计目标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审计程序,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和评价,从而得出审计结论和提出审计意见的目标。02审计目标的确定通常是在审计计划阶段,根据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特点、经营状况和风险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审计目标的分类总体审计目标和具体审计目标总体审计目标是针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整体,而具体审计目标是针对财务报表的具体项目或特定事项。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公允性和表达与披露审计目标这些是针对财务报表不同方面的审计目标,例如真实性审计目标关注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反映实际情况,完整性审计目标关注财务报表是否完整无遗漏。审计目标的重要性审计目标是整个审计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它指导着审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引领着审计人员的审计方向和思路。通过明确审计目标,审计人员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工作,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同时,明确的审计目标还可以帮助被审计单位更好地理解其财务报表的质量和状况。02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定义和内容审计业务约定书是一种书面协议,它定义了会计师事务所和客户之间的审计委托关系,明确了审计范围、审计费用、审计时间等事项,是审计工作的基础。审计业务约定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审计范围、审计目标、审计时间、审计费用、审计风险、客户责任和会计师事务所责任等。审计业务约定书还可以包括其他内容,如保密协议、解决争议的方式等。审计业务约定书的作用01020304明确审计范围和审计目标,使双方对审计工作有明确的期望和要求。约定审计费用和审计时间,避免后期出现费用纠纷或时间冲突。规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保障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和防范,降低审计风险。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签订流程01020304客户与会计师事务所协商并草拟审计业务约定书。会计师事务所对客户的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初步评估。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就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进行讨论和修改。客户和会计师事务所签署审计业务约定书。03审计目标的实现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风险了解客户行业和业务环境了解客户的业务性质、经营策略、市场竞争状况等,以便确定审计重点和识别潜在的审计风险。确定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对客户的财务报表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进行评估,确定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和审计风险。考虑舞弊风险对客户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进行评估,如管理层舞弊、虚构销售交易等,以便制定相应的审计程序。制定审计计划和审计程序制定详细审计计划考虑重要性水平根据初步风险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包括审计范围、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根据客户行业和业务环境,确定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可容忍误差水平,作为审计抽样和判断样本合理性的依据。制定审计程序针对每个审计重点和风险,制定相应的审计程序,包括内部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等。执行审计程序和获取审计证据执行内部控制测试010203通过询问、观察、检查等方式测试客户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执行实质性程序对财务报表项目进行详细审计,包括核对账目、分析性程序、盘点实物资产等。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通过合理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的证据,证明财务报表项目的真实性和公允性。编制审计报告和沟通审计结果编制审计报告根据审计结果编制审计报告,客观地反映审计过程、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意见和建议。与客户沟通审计结果与客户进行沟通,解释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提出改进建议,并获取客户的反馈意见。04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执行与监控执行审计业务约定书的主要责任人合伙人或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定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具体执行计划和方案,并监督和指导审计团队的工作。审计团队成员负责具体执行审计业务约定书,收集审计证据,并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和问题。对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监控和管理定期评估和监控定期对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控,确保审计工作符合约定要求。风险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审计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