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不如求己十二经络取穴足少阴肾经(取穴,视频)•求医不如求已:•肾为先天之本。影响人的一生,非常重要。先天不足,需要通过后天及时培补。可以通过肾经来锻炼。•肾主骨,其华在头发。容易骨折,牙不好等。治疗人体骨骼方面的疾病,•肾开窍于耳。•肾之府为腰。腰酸等。•要穴:(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的穴。)•涌泉:前脚掌,掌下凹陷处。长寿功方:(心肾相交法之一)用劳宫按摩。•怎样调节涌泉穴:•一、按摩时穴位无力,无弹性,体质虚寒型,要用艾灸的方法。•二、肾火旺,肾阴不足,要多揉涌泉。•可调节高血压,金鸡独立法。什么体质都可用。•太溪:肾经原穴。补肾的大穴。•肾虚多揉太溪,拔罐也行。•如何确定肾虚?肾虚就是肾气上不到头了。•肾虚的表现:经常觉得眼睛酸涩;经常会觉得耳鸣(蝉鸣);牙齿开始松动。•女性月经时,气血过多供到月经上,而上面的肾经供应的气血不足,牙齿也会痛。这时你只需揉太溪穴。•大钟:肾经的络穴。(络穴通常用于治疗慢性疾患,本脏以外循经走向联络到的其它经上的问题都可治疗。)•案例:一个朋友发烧后失声,点按“大钟”,大叫一声“好痛!”。•肾经通咽喉。“大钟”不敲不鸣。•复溜:•一、治疗淤血症。防止静脉曲张。需要经常按复溜。•二、可以通月经。•三、可帮助伤口愈合。•四、滋阴,治疗干咳,哮喘。•阴谷:肾经中最重要的穴。肾经合穴。治脏腑及肾经的主要疾病。•肾经最可怕病症:一是尿潴留症,就是尿不出来。•阴谷穴,专门通膀胱。阴谷可治疗不育。•可治疗女士的阴道瘙痒,男士的阴囊湿疹。•俞府:(传输仓库)•调动肾经的气血。如:饥不欲食。气觉得不够用。•中年女士经常得的“梅核气”,按摩俞府+太溪+复溜,可得缓解。足太阳膀胱经(取穴,视频)•膀胱经排毒要经。•排毒最直接的方法,从背俞穴排毒。睛明:保护眼睛很好的穴位。•背俞穴-厥阴俞穴:治疗胸闷,可以预防心梗,心绞痛,冠心病。•肾俞:治疗肾病的重要穴。•委中:腰背委中求,治疗腰酸背痛,腰肌劳损,还是排毒的出口,可用刺血疗法释放毒素。•承山:可治疗腰腿痛,痔疾。•飞扬:治疗慢性腰痛的要穴。•昆仑:可降低血压,增强大肠的蠕动,治疗便秘,对治疗腰痛有很好的效果。•申脉:也是治疗胯骨两边腰痛的要穴。•金门(郄):治疗急性腰扭伤和急性头痛的要穴。•至阴(井):艾灸起转胎作用。足太阴脾经(取穴,视频)•脾主运化。脾主统血。肝主藏血。脾的运化差,则血到不了全身各处。•脾经始于足大趾内侧的足阴穴,结束于瞳子髎。•隐白:通常用艾灸法。如无艾灸可用香烟代替。治疗肺气不足,鼻出血,月经不调,痛经,有止血的疗效。例假常有,如本来五至七天,现在一月两周。用艾灸或香烟灸此穴,效果很好,可止血。•太白:(原穴)通过脾来补肺,其健脾功效等同于山药薏米粥。懒着熬粥可按此穴。•公孙:穴比较不好找,注意看视频。当吃得太多喘不上气时,揉公孙穴,促进肠子蠕动,对治疗消化不良,肚胀效果非常明显。•其他穴可沿小腿内侧揉脾经,对痛风有治疗作用。工作中应酬太多,西医所谓的吃的东西太肥厚了,嘌吟太多,尿酸过多。可调节脾经,小腿内侧脾经即可。•血海:男人主气,女人主血。经常揉血海,对出血症,贫血症,血淤症等血症有治疗作用。•脾经主治消化系统疾病。足少阳胆经(取穴,视频)•胆经在人体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黄帝内经有云: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胆主决断,帮人决断谋虑,使心情舒畅。•胆经共四十四穴,其作用也是很多的。•要穴:•瞳子髎:眼角外。主治眼疾,对青光眼,眼压过高,眼睛胀痛有治疗作用。•率谷:对偏头疼(偏头痛)有治疗作用。(耳尖上方,三至五厘米小凹陷处)•风池:对眼睛酸涩,疲劳,头部眩晕,有治疗作用。很重要。(发际边凹陷处)•肩井:主治痛症,对头痛,眼痛,肩膀痛,乳腺痛,牙痛等上半身痛症均有缓解作用。•京门:(肾募)(肋骨与肉的边界,点按特痛的点)京在古文中的意思为发源地。其为肾经的发源地。刺激京门穴能起到调节肾气的功效,对肾虚,腰痛有缓解作用。•带脉:治疗妇女肥胖,敲打带脉穴附近区域能起到非常好的减肥效果,预防乳腺增生等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