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多党合作理论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的讲话(3)(2012年7月9日)尊敬的石泰峰副书记、尊敬的黄易宇副院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在我院新址办学20周年之际,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多党合作理论研究中心也于今天正式成立了。首先,我谨代表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向专程莅临指导的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省社会主义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各位领导和有关部门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为深入挖掘、利用和研究我省统一战线宝贵的历史资源,推动我省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经省委统战部批准,我院在近几年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上,整合统战理论和政党制度两个专业教研室的资源,成立了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多党合作理论研究中心。我院将以这个研究中心为平台,加强与统战部门、各民主党派、兄弟省市社会主义学院和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研究,加强对统一战线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加强对统一战线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努力形成更多的创新成果,为中国政党制度的完善,为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出积极贡献。今年也是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在新址办学20周年。借此机会,我向大家简要汇报一下学院20年来的工作和一些体会。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创办于1956年,其前身分别是1956年由政协江苏省委员会创办的“江苏省各界人士政治学校”和江苏省民主建国会、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创办的“江苏省工商界政治学校”。1958年两校合并,成立“江苏省各界人士政治学校”。1962年8月改名为“江苏省政治学校”。1985年,省政治学校恢复办学。1988年9月,经省委同意更名为“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并明确“享受同级党校待遇,按正厅(局)级建制,归省委领导,有关方针、政策和工作指导关系归口省委统战部”。1992年5月19日举行了揭牌仪式。2008年经省委批准,正式加挂江苏中华文化学院的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新址办学20年来,我院始终秉持“爱国、团结、民主、求实”的校风,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和省委统战部的大力指导下,在省政协、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紧紧围绕我省科学发展工作大局和统一战线中心工作,扎实开展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努力推进教学、科研、文化、人才、管理“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了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和方针政策宣传基地的作用,为培养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我省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一是深化教学改革,教育培训取得新成效。我院坚持以政治培训为主,突出共识教育,把“同心”思想贯穿到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全过程,教育引导党外代表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心聚力。20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88期,培训*****人次,其中主体班166期,培训7427人次,委培班122期,培训6840人次。坚持以培训需求为导向,紧紧抓住我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之一、统一战线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等特点,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能力培养,提高学员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坚持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设立现场教学基地,组织学员论坛,安排驻点调研和拓展训练,积极开展研究式、模拟式、互动式、体验式教学,让学员主动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开设的《应对媒体行为训练》课程,荣获“全国统一战线干部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成果奖”,培训成效不断提升。二是推进科研创新,理论研究迈上新水平。20年来,共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212篇,其中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205篇;承担各类科研课题共20项,其中中央统战部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课题13项;召开理论研讨会7次,出版理论著作2部。近年来,我院每年都有课题获评全国优秀课题奖项。其中,与省委统战部、省社会科学院合作的课题《新社会组织与统一战线》获中央统战部2010年全国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培养新一代党外干部的教学内容和体系研究》获全国社会主义学院系统科研项目优秀奖。我院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