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1.背景(1)经济: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2)阶级: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资产阶级。(3)社会: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也追求现世的享乐。(4)文化: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文化遗存和典籍。2.实质:一场宣传的思想解放运动。【易错点拨】文艺复兴虽然号称复兴古典文化,但只是借助其形式,内容主要是宣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新兴的资产阶级为维护和发展其政治经济利益,首先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了反封建斗争。3.核心:人文主义,要求肯定。4.主要诉求(1)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2)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3)崇尚和科学,追求知识。5.成就领域代表人物作品及思想文学《十日谈》,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主张发展人的个性但丁《》,表达了对教会丑恶现象的憎恶彼特拉克《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美术达·芬奇等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察,自由发挥6.意义(1)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了越来越强烈的挑战。(2)促进欧洲近代的产生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细微点拨】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影响,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进步性。但其过分强调个人意志,忽略了公共意志,造成了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混乱。二、宗教改革1.背景(1)经济条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思想条件:在的影响下,人们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3)主要原因:天主教会与德意志间的矛盾加深。(4)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2.兴起:首先从开始。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3.主张(1)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得救。(2)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3)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高于教会。4.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发动的宗教外衣掩盖下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5.结果: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除路德派外,还有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6.影响(1)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2)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3)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易错点拨】正确认识宗教改革与基督教的关系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封建的教会与烦琐的宗教仪式,并没有反对基督教,而是对基督教的发展与创新。宗教改革实质上是一次深刻的社会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考点一文艺复兴1.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外衣的原因(1)当时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不容许其他思想和学说传播,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建立在古希腊罗马的科技、思想文化基础之上。(2)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还无力与封建神学正面冲突,所以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而行反对封建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之实。2.全面评价文艺复兴(1)积极方面①思想方面: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赞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②政治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③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④自然科学方面: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2)消极方面①文艺复兴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等。②文艺复兴把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特性看作全人类普遍的人性,掩盖了资产阶级和人民的对立性。【史论结合】史料达·芬奇曾说过:“我是画家,但我还是工程师、机械师。我终生与自然作长期搏斗,解开一个个自然之谜,征服不驯的自然之力,为人类服务。……他们熟读经典,却迂腐无知。为什么要自欺欺人呢?……难道不应该首先理解自然的法则,然后再了解人类的法律和习俗吗?……研究自然是教育的主体,其余的都只是装饰而已。用你的头脑和你的双手去研究它吧!”——何亚平《科学社会学教程》解读史料表明文艺复兴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由“解开一个个...